唯其如此,我感到更有启发。只有大师级的人物,才能有胆识、有能力这样做。
我这里只讲一个关于“综合讨论班”的故事,因为我印象特别深刻。1964年,在华先生的介导和主持下,成立了“综合讨论班”,每周举行一次,事先发出通知寄给有关单位。“综合”二字体现了不限学科,只要是有兴趣、有意义的数学问题都可以拿来讨论。
我记得,参加讨论班的,除了我校师生之外,还有从科学院数学所、从北京大学等高校来的专家,济济一堂。安徽大学的青年教师、如今安大的李世雄教授,还远道从合肥前往参加。只有华先生这样的数学大师,才能有这么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我的一本经历过37年风霜、已经褪了色的笔记本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在64年7月23日《综合讨论班》上,讨论“拉夫伦捷夫方程”,用到以下结果:设为实数且求证:.......
事隔一周,在7月30日的讨论班上,北京大学闵嗣鹤先生给出了一个证明。受到他的启发,我突然想起另一个证明,举手之后便走上黑板,结果在推演中,算不下去。我满脸通红,十分尴尬,第一是当众出丑,第二是生怕华先生训斥。但我的第二种担心是多余的,华先生没有骂我,我走下黑板,他继续平静地点评这个题目。
我很是难受,中午饭都不想吃。受教务处处长王榆的派遣,我当天夜里要到安徽招生。中午,我极力来修补我的证明,最后缍成功了,我写了一封信给华先生,装上了我的证明,从华先生办公室的门缝里塞了进去。晚上,我就愉快地登上了南下的火车。
等我从外地回来,我看到了华先生的回信。这是他当天(7月30日)回复我的,又提出了一个比我的办法更简洁的证明,只有四行。在信的最后,他写道:“……可见开始的想法是迂回曲折的,事后类多‘先见之明’,能不怕曲折搞出东西来,再求直道,研究之道在焉。”
华老对我的细心呵护、谆谆教导使我终生难忘。我谨以此回忆来纪念一代宗师、数学泰斗、我们崇敬和景仰的老师华罗庚教授诞辰9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