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群院士:十年如一日耕耘在科普第一线

林群1935年出生于福建,195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之后被分配到了中科院数学研究所。1993年当选中科院院士,1999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林群院士在研究工作方面的主要贡献大家是,他将有限元分析建立在积分恒等式、最优剖分以及“超收敛形函数"的基础之上,使各种方程各类算法的分析走向统一化、精确化和表格化。建立了包括超收敛、校正和外推在内的高精度算法的系统理论,改变了过去以复杂算法换取高精度的技术路线,给出了以最优剖分获取高精度的技术路线,这些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推崇。

现为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林群院士认为:“搞科普影响大,我会坚持下去”。

除了搞科研、带研究生,著名的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林群最津津乐道的是他的科普工作。

虽然科学家从事科普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可像林群这样十年如一日地耕耘在科普第一线的院士却不多见。他还表示:“搞科普影响大,我会坚持下去。”

给孩子们写轻松的“无痛”微积分

最近,林群正在校对一本为青少年读者撰写的科普书。他说,学习数学要掌握一些“窍门”,他想把前人发明过的简单有用的概念和方法写出来,让更多青少年感到学数学有道可循。

林群说:“中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要把数学变得简单透明些,要把学生从单纯的解题技巧和复杂推理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感到数学可操作。”为了让孩子们能读懂、爱读他的书,他可谓是字斟句酌,几易其稿。一家准备出版该书的出版社认为,该书是“无痛”微积分,是献给青少年朋友的“轻松的礼物”。

早在几年前,林群就出版了《画中漫游微积分——著名科学家谈微积分》等书,深受青少年读者的喜爱。此外,他还经常去各地做科普工作。

说起搞科普的初衷,林群说,科学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本来就是一个有机体,不能把两者完全隔离开来。科学家作为科学知识的生产者,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科普的重任。更何况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站在科学发展前沿的科学家对科学最了解。科普对科学家本人更是有益,它首先使科学家对其专业自身有更好的消化和理解。

别因为方程吓退科学爱好者
  林群说,国外有一种吸引科学家与大众之间双向交流的机制,科学家为了使社会了解他们正在研究的课题,主动向公众宣传科学研究。为读者写科普文章,在欧美科学家中也已经形成一种惯例。他们觉得有义务向公众介绍自己的科研成果,因而也产生了许多举世公认的世界级科普名著,如爱因斯坦的《物理学的进化》、法拉第的《蜡烛的故事》、别莱利曼的《趣味物理学》等。这些书在国外几乎是家喻户晓,影响着几代人的成长。

英国物理学家霍金曾在书中写道:“有人告诉我,我在书中的每一个方程都会使这本书的销量减半,为此我决定一个方程也不用。然而,最后我确实用了一个方程,即爱因斯坦著名的方程E=mc2。希望这个方程不会吓跑一半我的潜在读者。”

林群认为,我国的科普工作应该借鉴国外科学家的做法。前段时间,他把自己的一份演讲稿提前发给了北京四中、北京五中等学校的200多个中学生。有一位中学生给他写信说:“您写的我们看不懂。我来帮您修改。”后来,林群干脆把这个中学生“拉”了进来,“很多时候我不讲,让他替我讲,这样效果更好”。说起自己的这一“创新”,年过70的老院士不禁有几分得意。

每一门学科都对应一个微分方程

微积分是解决“见微知著”、“管中窥豹”的问题。通过研究局部的简单问题,把握全局性的复杂问题。其间的桥梁就是牛-莱公式。在外微分形式下,奥高公式和斯托克斯公式都是牛-莱公式,也就是说,1、2、3维牛-莱公式,用一个形式简单的格林公式可以把大学微积分课程里全部内容给概括出来。

微分方程是描述那个“局部的简单问题”的方程,其本质是一个局部规则的描述。因为可以做很多线性的假设,所以这个局部规则相对而言容易找到,因此很多学科能列出微分方程。但是只有解微分方程才能把握整体性质,而解微分方程不容易。

林群院士说,每一门学科都对应一个微分方程。

局部的问题好解决,而大量局部问题解决了,其结果积累起来,就能达成全局目标。算法就是这样。特别是递归和迭代算法,一个递归/迭代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局部规则,其意义跟微分方程是一样的。所以很多本来是在微分方程理论里发现的定理,比如不动点定理,也用在了计算理论中。计算递归算法复杂度也要可能用到微分方程理论。

评价体制限制科普事业发展

林群说:“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他介绍说,像华罗庚的《统筹方法》、苏步青的《漫谈数学》、吴文俊的《几何问题的力学证明》以及张景中主编的《好玩的数学》等,都是很优秀的科普作品。而被评为50年来共和国好书之一的《十万个为什么》,也凝聚着我国许多老一代科学家的辛勤汗水以及对科普事业的关爱。

然而,目前我国由科学家组成的科普队伍并不算强大,更多的科学家远离公众,处于“边缘化”状态。究其原因,林群认为,科学家一般忙于科研,能抽出来搞科普的时间并不是很多。此外,有些科学家也认为,写篇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比起在核心期刊上发篇论文更难。

林群同时指出,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人对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很不理解,甚至认为是科研搞不下去了才去搞科普。中国的科研评价机制不完善,仅仅以科研成果衡量其科研成绩,但对于那些花了精力做科普的科学家就没有量化的评价指标,更没有经费支持。科普没有经费支持,这是制约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的很大问题。目前,科学家从事科普只是尽义务,很难申请到经费”。

“这不能很好地调动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的积极性。”林群说。

2006年04月19日通讯员 姜婧 本报记者 肖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