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雷院士的“解题”人生

                ──记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郭雷院士

采访郭雷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显得很安静,常常歪着头,支起下巴,表现出一种沉思的状态。他善于倾听,不仓促发言,开口前显然经过深思熟虑,有时会有长达10秒钟的停顿。作为一个勤奋的数学家,数学已经融入他的血液,甚至他的每句话都像经过严密论证的数学题。让人忘不掉的还有他的笑容,郭雷爱笑,从容淡定中有大乾坤。

关于院士郭雷,人们知道的是,他不到17岁便考入山东大学数学系,25岁就凭借一系列具有国际水平的成绩,取得中国科学院博士学位。此后,他在澳大利亚完成两年博士后研究,回到国内,在所从事的控制领域又不断有令世人瞩目的发现。1994年他成为首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1998年,他当选为美国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会士,两年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次年,又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这时他正值不惑。

      

然而,如今领导着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发展的郭雷也并非受了命运的偏袒。上大学以前,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孩子,一面挤时间读书,一面冒着冬寒夏暑下地务农,挖猪圈、收庄稼、犁地,样样都干过。1977年,不满16岁的他第一次参加高考受到挫折 ,第二年,他如愿考入山东大学数学系。第一次离乡的他发现,周围同学都懂得比他多,这让郭雷暗暗较起了劲。1983年,他从导师手中接到的第一个研究任务成为他“科研生涯中第一次终生难忘的挫折”。

种种不如意,在郭雷浓浓的微笑里变得淡淡的。他说:“暂时落后不是根本性的,不断追求上进的动力、脚踏实地往前走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华罗庚、陈景润、爱因斯坦……他历数逆境成才的典型后说,只要不丧失自信,不改变初衷,能有“背水一战”的决心,就没有任何阻力能挡住前进的步伐。

正因为此,他的挫折反而成就了他。大学入学时不起眼的郭雷从第二学期开始,便常常在考试中夺冠,成为考不倒的“不倒翁”。科研中第一次挫折,不但让他在国际上首次突破了著名随机梯度算法收敛性研究中“持续激励”条件的限制,更让他收获了如下体会:(1)要有独立的想法和独到的见解,既异想天开又脚踏实地 ;(2)去证明别人想象中的结论,即使成功了也不会有太大意义,除非那是一个公开的难题;(3)担心的不是我们的才能,而是怎样合理利用才能。恰当利用,就会使才能充分发挥,甚至超常发挥 ;(4)命运和前途皆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应自己造就自己。

这四点后来成为他学术生涯里涓涓不息的灵感源泉。郭雷很强调科研鉴赏力,他有一个原则:必须选择有实质性贡献意义的科研项目来做,而不仅是一些枝节性的工作。枝节性的研究容易出论文,实质性的贡献才能出成果。纵观郭雷的学术生涯,他用实际行动在二者间做了一个单选。他说,一个科学家值得自豪的应该是他的学术贡献,而不是科研的副产品 ;是他解决了什么,而不是他发表了多少论文,争到了多少项目、获得了多少荣誉。

他不太爱谈自己,甚至指着几排院士照片这样介绍自己:“我就是那最后一个家伙”;他也不爱谈过去。他说:“过去怎样,微不足道,关键是要关注现在,思考未来。”

作为中国科学界的“名人”,常常有学生请他题字签名,而他总以这样三句相赠:诚实做人,认真做事,创造性地思考。这是他对研究生基本要求的“浓缩版”,也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

《人民日报》 (2006-09-07 第14版)

赵亚辉 罗桢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