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纹硬陶
印纹硬陶崛起于夏商时期,延至秦汉,分布范围相当广阔,可以划分赣江鄱阳湖区、太湖区、南京镇江区、湖南区、岭南区、福建区、粤东闽南区等七个区域。
印纹硬陶的成分介于陶土和瓷土之间,用含铁量高达7.14%的粘土制作,在1200度左右的温度烧成,不挂釉,表面拍印几何图案。它的胎质比一般陶器坚硬、细腻。多呈紫褐、红褐、灰褐色和黄褐色,纹饰复杂而富于变化,规整匀致,常用的有编织纹、曲折纹、格形纹、图形纹、波形纹、条纹、云雷纹、叶脉纹、齿形纹、绳纹、爪形纹等,装饰性很强。其造型多为罐、钵、缸、盂等。
硬陶牛角鼎 东周,高37厘米,口径16厘米,足高15厘米,1979年江西贵溪墓葬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此鼎为夹砂灰陶,侈口,短颈,溜肩,筒形腹,底近平,附有圆锥状三足。肩部一边设向上弯曲的牛角形鋬手,另一边有卷角形短小鋬手向下弯曲。腹部印有方格纹,不甚平整清晰。器形奇特,为东周时期所独有。
印纹硬陶双耳罐
战国,浙江省温州市萃塍下山根出土。此罐泥质黑陶,质地坚硬,敛口,削肩,鼓腹,平底微收。肩上两边对称设有S形耳。器形简朴大方。腹部以刻划有几何纹的陶拍拍印上斜菱形纹,异常规整清晰,层次分明。
原始瓷
白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