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窑名瓷
定窑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古属定州,故名。始烧于唐代,宋代时发明覆烧工艺,规模扩大,宋、金时期繁盛时期,至元代时衰没。
定窑在唐代时就已是著名瓷场,专烧白釉、黄釉瓷,到宋代发展迅速,比之前更大更有名,大量烧制白瓷,其次有黑釉、酱釉、绿釉、白地褐花等品种。白瓷胎土细腻,胎质薄而有光,釉色纯白滋润,上有泪痕,釉为白玻璃质釉,略带粉质,因此称为粉定,亦称白定。其它瓷器胎质粗而釉色偏黄俗称土定;紫色者为紫定;黑色如漆的为黑定,传世极少。
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等类,早期较流行刻花,后兴起刻花与篦划纹结合,中期盛行印花装饰,至晚期更为成熟。花纹式样众多,有牡丹、萱花、飞凤、蟠螭、双鱼等,皆典雅妍丽,美奂绝伦。
定窑是烧制白瓷的著名窑场。宋代定窑白瓷最为出名。自北宋中后期起,定窑烧制的白瓷口沿一周不施釉,现出白色胎骨,以“白釉芒口”为特色。
划花水波纹海螺
北宋前期,高12.3厘米,口宽8.4厘米,长19.3厘米,1969年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定州市博物馆。胎质厚重,色泽洁白,施白釉,釉色透明滋润,尾部无釉,为淡黄色。通体以划花,堆塑手法装饰,壳为螺旋状,饰以重叠的海浪纹和曲线纹,螺口不规则,有三条凸弦纹,螺尾有一吹孔,口边亦有一圆孔,以调节音量节奏。可见为一匠心独运的吹奏乐器。
莲瓣纹碗 北宋,高8.2厘米,口径19.7厘米,足径7.1厘米,1969年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定州市博物馆。此碗胎体极薄,上部厚不及0.2厘米,透光可视花纹。施白釉,芝口毛足,釉质光润细腻。敞口,削壁,缩收平底,矮小圈足。碗身刻花装饰大片莲花瓣,清新素雅。碗底刻有行书“宫”字款。
宋代五大名窑和八大窑系
汝窑名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