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馆> 风情篇> 怒族

 

巨变的怒江

  怒江流域,是我国民族地区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最为恶劣的地区之一。加之历史、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怒江流域各民族社会发展相当迟缓。直至解放初期,怒族社会仍停留在原始社会末期的水平,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工具还是木锄、木棍,刀耕火种是主要的耕作方式。采集、狩猎还是生活的重要来源。衣难蔽体,食不果腹。

水能的梯级开发利用:水磨房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帮助怒、独龙、傈僳等民族发展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各项事业。如今,古老的怒江涛声依旧,可峡谷岸边的景象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怒江及两岸桥梁、道路等交通设施的变化就是鲜明的例证、生动的缩影。

  1949年怒江获得和平解放。在此之前,怒江仅有500多公里的山间驿道,由于路面窄,还常被山洪冲毁。一些乡村小路两人不能并行,双马无法对过。很多地方还要攀藤附葛、荡秋千或过独木天梯,交通极为原始、落后。新中国成立后,怒江的交通日新月异,获得了迅速发展。仅1951年至1961年的10年间,怒江的驿道就发展到2000多公里,同时还建起了运输站,增加了驮马,用上了畜力车。1956年,怒江开始修建第一条公路,从此,汽车开进了怒江。到1984年,公路已达58条,通车里程883.5公里。此外,国家还在怒江、澜沧江、独龙河上建起了一座单孔横跨大桥、5座公路吊桥、26座便桥、23座人马吊桥,48对钢溜索,其它永久性河桥188座,驿道增至6389公里。如今的怒江,更是天堑变通途,公路四通八达,车辆畅行无阻。

  怒江在变,怒江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