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馆> 风情篇> 黎族

 

不再文身人更美

  黎族妇女过去有文身的习俗,一般从十二三岁开始文身,至婚前基本完成。只有极少数是在婚后才大功告成的。文身是件很痛苦的事,为减轻痛苦和降低伤口感染的几率,一般都要分阶段来文刺。施术者是家族或村寨中的中老年妇女。她们在受刺的姑娘身上,主要是脸、颈、胸、四肢,少数是腹、背,先绘好图案,然后用小竹木棒拍打扎在图案点线上的树木刺针,边打边拭去血水,并用苦子木炭灰与油的拌合物敷之,待伤口痊愈脱痂,即现青色花纹,永不退色。文身是对身体的"毁饰”,与缠足、束腰、凿齿(敲掉几个牙齿)相似。不同支系的黎族,其文身的图案也大不相同,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区分开不同的氏族”,“不文身,祖先会不承认你”,死后变成野鬼,活着难以嫁人。这当然是为了维护传统习俗而作的舆论宣传,但在旧时代,要冲破传统的樊篱是很难的。

  文身图案一般以几何形花纹为主。文身部位最多图案最复杂的是自称“润”(本地黎)的一支,多以曲线和直线花纹为主。“美孚”黎女在面部和颈胸多刺星点和方形纹,在四肢还刺变形蛙纹。“侾”和“杞”多文直线和平行线纹。“赛”不文身。不文身与文身的区别,当然更是显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提倡移风易俗,黎族妇女逐渐抛弃了文身旧俗,保持了面容和皮肤的自然美和健康美,更显得妩媚和富有风采。目前在黎族地区,偶尔在老年妇女身上才能见到文身的历史痕迹。黎族生活在亚热带山区,肥胖的身体显然不适应气候和劳作,所以姑娘们都身材苗条,行动轻捷,配上鲜艳的黎锦筒裙、紧身上衣和闪光的首饰,不仅有曲线美,而且有色彩美和首饰叮当作响的音乐美。黎族少女明眸皓齿,眼珠黑亮含蓄,眼白纯洁闪光,唇薄而嘴宽,面善而带笑,在海南的椰林中,在南海的沙滩上,她们总是那样灿烂耀眼,总是那样令人赞美和难忘。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