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林总总说北极

  源远流长的历史

  顽强的北极生命

  资源开发与保护

 

 

 

   北极博物馆 > 科学考察在北极 > 环北极国家的科学考察站


无人浮标资料站

  1975年,美国和前苏联开始在北极漂流的浮冰上布设自动浮标越,利用温度传感器、气压表、导航卫星设备以及有关水文气象要素传感器,收集有关气压、温度、方位等资料。

  据统计,目前已有30个类似的浮标站。气象卫星能够接收自动浮标站的有关资料,从而有效地扩大了从陆基站和载人浮冰站上收集观测数据的能力。

  使用浮标自动装置对北冰洋进行观测的第一次尝试,是本世纪50~60年代前苏联的自动无线电气象站计划。自1953年起,前苏联南北极研究所为了获取有关北冰洋海冰运动情况的资料,开始建立冰上无线电信标站。设置方法是把带天线的无线电发射机放在冰洞的浮标上,周围再掘3个冰洞,以便用绳索固定天线信标,然后从沿岸跟踪接收站进行跟踪观测。从1957年起,前苏联便开始使用漂流自动无线电气象站提供服务。信号范围大约为1500公里。

  前苏联所有自动站的平均寿命约为105天,大约有50%的站使用了2~7个月,仅有二三个站用了1年。自动站所获资料,不仅用来进行冰情观测,而且还用来推算海流的流速和流向。按此法推算出的西北拉普帕夫海的海流状况与直接观测结果极其符合。

  使用自动装置的目的是想用廉价手段而不是用昂贵的载人观测站,来获取关于北极难达之地的基本资料。这也是人们制定北极资料浮标观测计划的出发点。前苏联的资料浮标,反映了当时的技术状况,即包括重型蓄电池的使用和高频无线电波三角定位法的应用。这种装置的局限性在于价格昂贵、体积笨重以及高频无线电波三角定位法的精度和范围都很有限。很明显,这些限制促使前苏联很快结束了这项计划。

  与此同时,美国研制的卫星导航和资料传输技术,产生了新一代浮标。这种浮标可以容纳远距离传感器、数据压缩和预处理装置,并可以采用各种形式的壳体设计;可以在陆上安装它们,并可以用船或飞机的降落伞,把它们投入海中。

  由美国首次提出,后来又由全球大气研究计划提议使用的浮标站,其范围已覆盖北极海盆。1970~1976年,在波弗特海进行的北极冰动力学联合试验计划执行期间,美国研制和试验了各种外形的漂流资料浮标。在1975~1976年实施的北极冰动力学联合试验计划的主要试验中,美国有计划地布置了8个北极资料浮标,构成浮标网,其中有的浮标还作为美国海军导航卫星平台。在全球大气研究计划首次全球试验期间,美国在北冰洋布设了间隔为400公里的19个北极环境浮标。

  1979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华盛顿大学极地科学中心,制造出20个能在北极海盆大约400公里网格内空投的资料浮标。该计划当时被看成是对1978~1979年全球气候试验和建立多年监测计划的一种贡献。多年监测计划是由美国国家科学院气候动力专门小组提议建立的,目的在于支持第二次全球大气研究计划的目标,该计划后来演变成世界气候研究计划。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