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3:赤潮
图片来源: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CFEJ)李秋蔚摄 |
中国的海洋水质状况 中国周围的海区主要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4个海区。中国近海海域内海水水质受到了污染的影响,2000年,劣四类水质为2.9万平方公里、四类水质为2.1万平方公里、三类水质为5.4万平方公里、二类水质为10.2万平方公里。
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见图1、图2) 中国的与大中城市毗连的海域、海湾、入海河口处的污染与生态破坏已经比较严重,入海污染物中来自陆上的占80%以上
中国的沿海省市中,上海、浙江、辽宁、天津、江苏近岸和近海海域污染较重。海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磷酸盐、油类以及重金属汞、铅等。
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海区中,渤海近岸污染程度处于较重污染水平,东海近岸污染有加重趋势,黄海和南海近岸水质基本稳定,水质污染较轻。
中国海域中的赤潮(见图3、图4) 有机质对海水污染引起的富营养化会导致海域发生赤潮。2000年,中国海域共记录到赤潮28起,累计面积达1万多平方公里。其中,东海11起,累计面积7800多平方公里;渤海7起,累计面积近2000平方公里;黄海4起,累计面积近800平方公里;南海6起,累计面积近50平方公里。
在浙江、辽宁、广东、河北、福建的沿岸和近海海域赤潮发生次数较多。引发赤潮的生物以甲藻类为主。
中国海域中的渔业资源 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了中国沿岸和近海渔业资源衰退、生物种类减少、水产品质量下降和养殖滩涂大片荒废等问题。
中国近海对渔业资源的长期过度捕捞,致使一些传统经济鱼类种群生态衰退,如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和休养生息,中国近海渔业资源将难以恢复其再生增殖能力。
中国近海海域生态 中国南海的珊瑚礁被开采的问题十分突出,红树林也受到了相当程度的砍伐,这不仅破坏了宝贵的自然资源,而且使依赖于珊瑚礁和红树林生存的鱼类失去了生存环境和营养供应地,种群发生消退。(见图5) 中国近海的江豚、海豹、海龟及玳瑁等珍稀动物也出现了逐渐消退的危险。
图示:
图1:海岸边的固体垃圾
图2:海边随意焚烧垃圾的污染
图4:显微镜下的赤潮菌
图5:被采的珊瑚礁在商店大量出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