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大陆桥桥头堡--连云港
连云港港位于我国黄海中部的沿海、江苏省东北部,紧靠海州湾南岸,是中原、西北地区最直接的出海口岸,为华东地区重要的外贸进出口的港口之一,属江苏省连云港市管辖。
|
欧亚大陆桥桥头堡
--连云港 |
连云港港的交通条件便捷,有较好的集疏运条件。铁路有陇海铁路,向西可达新疆,南北与京广、津浦铁路干线相连。公路向南通南京,向西达徐州,向北可抵青岛。民航机场距港口70千米,可通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水路南距上海港380海里,北距青岛港10l海里、大连港370海里;海上运输目前已开辟至日本、韩国、东南亚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定期班轮航线6条。随着第二条欧亚大陆桥的全线贯通,连云港将成为这条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
目前,连云港港已与世界上83个国家和地区的278个港口建立了贸易运输往来。1983年,连云港港与日本的泉北港结为友好港。
连云港港的服务范围不仅为连云港市和江苏省东北部地区,还辐射到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市、自治区。
连云港港建于1933年,由当时陇海铁路局在现港址建成东防波堤和3000吨级的第一、二码头,到抗日战争前,年吞吐量达40万吨。抗日战争期间,先后对原有码头有所修复,新建了两个码头和西防波堤。
|
连云港集装箱码头 |
|
鸟瞰连云港 |
1948年11月连云港获得解放,当时港口码头倒塌,港池淤宽,港口破败不堪。50年代修复了连遭破坏的港口设施,1953年由国家批准对外开放。“一五”期间新建油码头及3000吨级码头、浮码头各一座。“二五”期间改建5000吨级泊位一个。1968年开始兴建万吨级煤码头。港口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建设开始于1973年,先后新建、改造5个万吨级泊位、4个5000吨级和3000吨级泊位,核定年通过能力为505万吨。改革开放年代的198l一1987年,6个万吨级以上煤炭与杂货泊位先后建成投产,使连云港港能靠泊3.5万吨级船舶,成为年吞吐量超过l000万吨的沿海大港之一。
连云港地处亚欧大陆桥的东端,是我国西北、中原地区最经济便捷的出海口,目前已成为初具规模的、散杂货并重、以外贸为主的综合性港口。 连云港港水域为东西连岛和大陆云台山之间的海峡,总面积为29.7平方千米。港口陆域面积为2.1平方千米,其中填海造地1.4平方千米。
全港由老港区、庙岭港区和灌河口区组成。老港区东起东防波堤,西至西潜堤,为散杂货作业区。水域面积为l平方千米,自然岸线长1200米,码头生产岸线19ll米,有万吨级以上泊位9个。庙岭港区位于连云港庙岭北侧,是1986年投产使用的煤炭作业区,码头岸线长476米,有新建投产出口煤炭能力为900万吨的码头。灌河口区陈家港和燕尾港,是盐业专用作业区,码头岸线长180米。到1989年底,全港共有码头岸线2567米,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11个,年设计通过能力为1545万吨。 连云港全港深水外航道全长l0.5千米,宽160米,水深8米,为2.5万吨级深水双向航道,淤泥底质。灌河口区陈家港和燕尾港自然航道长10.2千米,宽80米,适于5000吨级以下船舶通过。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