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精心呵护的脆弱生态系统
内蒙古曾是我国天然胡杨林主要分布区,昔日也有“天苍茫,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之天然田园美景,在人们的心目中内蒙是祖国的花园。如今胡杨林成了枯枝残柯,草原风光不再。过度垦殖、土地掠夺式利用、不合理开垦粮田、草场超载过耗、滥樵滥采、毁林毁草、地下水资源过度开发、风蚀、水土流失都造成植被和草地年年向退化、沙化演替,最后地表裸露,变成寸草不生的荒漠。内蒙古等北方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带,草丰林茂的外表并不能掩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这种生态系统的退化往往是不可逆转的,林地转为疏林地、灌木林地、无林地是单向的,再恢复往日的植被很难。年降雨量400mm是森林的警戒线,年降雨量400mm以下的地区造林非常困难,而内蒙古许多地区正处于这个警戒线的边缘,林地一旦被破坏,不但恢复困难,就连草地也失去了绿色屏障,处于沙化的边缘。沙地的植被生物种类单调,结构简单,生态系统易于崩溃。在沙地仅有胡杨、沙枣、白梭梭、柽柳、白刺、柠条、沙蒿、罗布麻、沙拐枣、沙柳、胡枝子等少数植物,这些植物依赖性非常强,一旦植物群落的建群种失去,其它植物的成活也成了问题。例如胡杨是喜水的植物,一但地下水改道成涸竭,胡杨便不能生存,胡杨的消失,意味着它对其它植物蔽护作用的消失。由此可见非采取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办法,不可能做到人进沙退,西部的生态也不能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再造林丰草美、山清水秀的秀丽山川遥遥无期,中原人的生存也日益受到威胁。称西部为绿色长城也好,生态防线也好,关键是我们必须下决心,采取措施构筑好这道防线,使绿色生态环境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