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里昂的代价
氟里昂于30年代开发出来。属于氯氟烃化合物(CFCs),氟里昂是它的商品名称。它不易燃烧,不具腐蚀性,无毒,性能稳定,价格便宜,作为一种工业用化学物质,被广泛使用在各种冷冻空调的冷媒、电子和光学元件的清洗溶剂、化妆品等噴雾剂,以及泡沫塑料PU、PS、PE的发泡剂等等。从20世纪的30年代初到90年代的五六十年中,人类总共生产了1500万吨氯氟烃。
在对氟里昂实行控制之前,全世界向大气中排放的氟里昂已达到了2000万吨。由于它们在大气中的平均寿命达数百年,所以排放的大部分仍留在大气层中,其中大部分仍然停留在对流层,一小部分升入平流层。
由于世界各主要工业国家多位北半球,因此北半球大气中CFCs的平均浓度较南半球高。CFCs排出后在大气中迅速扩散,但南北兩半球的大气,要穿越赤道完全混合,需時约2年。北半球大气中CFCs的平均年增率为4-5%,而南半球CFCs的平均浓度则较北半球约低8-10%,故南半球的CFCs大约也刚好是以落后北半球2年的时间,而以相同的速率在增加中。积存在对流层的大量CFCs,会随着大气运动进入平流层。对流层上部是「对流层顶」,对流层顶的高度各地并不相同,因季节和纬度而异,在赤道附近最高,约18公里;在高纬度的两极,只有8公里左右,而且夏季比冬季略高。由于各地对流层顶高度不同,在纬度30度左右的副热带地区,产生不连续现象,「对流层顶缺口」(青藏高原也位于30度地区)。在这个缺口处,上下层空气混合非常强烈,CFCs等物质便因而趁隙进入平流层。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