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法务上,仅得乎中

同样一件事,反映各不同。努力向上者,取其积极面,自暴自弃者,取其消极面。 

  宋朝有一位苏洵——苏明允,到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发愤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大文学家。

这故事告诉我们:刻苦学习,不要怕晚嫌迟,不要说我年已一把,还学出个啥名堂来。更不是告诉我们:我年纪还轻呢!今年不过二十岁,用什么功来!再过五年才发愤,岂不比苏老泉还早二年吗? 

  发愤早为好,苟晚休嫌迟,最忌不努力,一生都无知。

    

想到一穷二白的祖国期待着我们建设,想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想到毛主席和党的期望,我们恨不得立刻学好本领。放松不得,蹉跎不得,立志务宜早,发愤休迟疑。 

自学也是可以有所成就的

元朝有位王冕——王元章,他是一位大画家。他从小贫穷,不能从师学画,买了纸笔和颜料,在放牛的时候,看着荷花临摹起来,经过刻苦锻炼,终于自学成为一位大画家。 

这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没有老师,不要怕,只要刻苦自励,自学也是可以有所成就的。但是并不是说:我何必在校学习呢?自学不也很好吗?不也可以成为王冕吗? 

自学的习惯是要养成的,而且是终身受用不尽的好习惯,但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有老师的帮助而不知道这帮助的可贵。不明不白处,老师讲解,不深不透处,老师追查。更重要的是,从老师处可以学得深钻苦研的、失败的和成功的经验,学习了他成功的经验,长知识,可以在这基础上更深入地下去;学得了他失败的经验,长阅历,可以知道天才出于勤奋的道理,知道成功从失败中来的道理。

独创精神不可少    

独创精神不可少,这是我们建设前人所未有的事业的时代青年必有的本领,但接受前人的成就也是十分必要的。不走或少走前人已走过的弯路是加快速度的好方法,老师尽他的力量向上带,带到他能带到的最高处。我们在他们的肩膀上更上一层,一代胜似一代。

五代有位韦庄——韦端己填了一首词: 
  街鼓动,禁城开,天上探人回,凤衔金榜出云来,平地一声雷。莺已迁,龙已化,一夜满城车马,家家楼上簇神仙,争看鹤冲天。 

这首词可能是韦庄用来形容科举制度下高科得中的情况的,但是其中却包括词人的浪漫主义的幻想——十分丰富的想象力。

但幻想必竟是幻想。真正要探天归来,真正要带了科学资料“出云来 ”,还得经过千百年来科学家的辛勤劳动。

眼光看得远,步伐走得稳

雄心壮志不可无,浪漫主义的幻想也要有,但不畏艰苦,逐级攀登的踏实功夫更不可少。老老实实,实事求是,不要轻视平淡的一步,前进一步近一步,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音ěr耳]。看了韦庄的词,有所启发,而想一步登天,一下子就发明个星槎(槎,音chá。星槎,是古代神话中往来天上的木船。),遨游六合(六合,指天地四方。),岂不快哉?但那是妄想,只有一步一步地先在理论上想出可能,算出数据,再按要求一一分析,步步落实,才有今日。计时已百年,智慧耗无数,对整个历史来说我们的工作可能极渺小的,对整个时代来说可能是微不足道的。正是小环节,小贡献,积小成大,由近至远,大发明大创造才有可能。点点滴滴,汇成江河,眼光看得远,步伐走得稳,不要眼高手低,不要志大才疏。老老实实干,痛下苦功夫,夸夸其谈者,荆棘满前途。

原载1962年6月16日“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