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c="/gb/nav/kepu_top_gb2312.js">

数学家王元:数学的魅力


日期:2006-09-05 11:13

主持人:为什么?

  王元:因为我电视台上、在报纸上,都已经公开声明了。我劝大家不要搞,他可以搞,他可以不听我的话他去搞。但是他就不能够强迫我来跟他讨论,对不对?你说对不对?这是一种不公平的搞法。   

 

主持人:给你写这些信的人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王元:什么样都有。从大学教授一直到农民,都有。我们要看他的文章,他的语言就没有建立起来。数学要有数学语言,他的语言都没有,我还去猜想他在想什么。他们连什么叫无穷多个,要无穷多个偶数都被证明,这个话都不懂。

  主持人:您觉得1+1什么时候才会有可能证明?

  王元:现在还看不到这个前景。

  主持人:还有很多人,当然我指的是专业工作者,还有很多专业工作者,现在也在为证明1加1努力吗?

  王元:好像世界上不多。

  主持人:不多?

  王元:因为现在看不到太多的前景。我写过一本书在国外出版了,就叫《哥德巴赫猜想》,序言里面最后一句话就是说“假如没有新的思想,这个问题不会再有改进”。这个书现在已经出了几十年,而且正好最近刚出了第二版,这句话还在那个地方。

生命的温度——《数学家王元》节目编导手记2006-08-12

  王元先生是位很温和的老人。那些枯燥的数字似乎没有给他的生活带来过多的影响。与他交谈,虽然没有太多对生命体悟的直白,没有对现实执拗的己见,也似乎没有对社稷国事忧国忧民的大情怀,但是在这位老人的言谈中,总能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温度。

  作为一位数学家,他不掩饰数学的难度,也从不讳言自己在难题面前的畏缩,被称为数学家的他首先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他说自己并非天才,他的成绩得益于恩师华罗庚、甚至几十年前在浙大陈建功、苏步青教授的提携,但他很少当众对老师千恩万谢,

而是历时十年为老师立传,这也许就是一位数学家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当被问到晚年是否还在继续搞研究时,他会坦言,回顾自己的一生,搞数学其实很辛苦,今年家里刚添了一个小孙子,自己歇一歇,享享天伦之乐应该也不为过。

作为一位年近八十的老人,这位在哥德巴赫猜想领域做出过重要贡献的数学家,与每一位父亲一样,盼着自己的小儿子也快点给他添个孙子。也与每一位爷爷一样疼爱自己的孙子,他特意为小孙子取名为王小元。

哥德巴赫猜想

  这个猜想是德国人哥德巴赫在1742年写给大数学家欧拉的信中提出的。内容是: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素数也叫质数,他是这样一类正整数,即除了1和他自身之外,不能分解为其他整数的乘积。哥德巴赫猜想可以简化为公式:2N=P1+P2,或者1+1。

  王元证明的2+3是表示:每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至多两个素数的乘积再加上至多3个素数的乘积。其缺点在于两个相加的数中,还没有一个肯定为素数的。

陈景润在对筛法作了新的改进之后,终于证明了1+2。但是最后一步1+1直到现在也没有被证明。

想不到王元在26岁时就停住了,以后在攻难题方面的确不再有进步。”老师的率直,学生的坦诚跃然纸上。

王元和潘承洞在共同的工作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潘承洞教授因病辞世后,王元多次为文深情怀念他。

王元教授确实是以数学家的严谨精神来对待传记写作的。为写《华罗庚》,他花了五年时间积累资料。不仅从国内,也从国外,特别是香港台湾搜集素材。正因为如此,才使这本传记不仅内容丰富翔实,而且更正了许多过去流传甚广的传言、甚至是谣言。

更为可贵的是,王元先生把传记材料的每一来源,哪怕是众所周知或细枝末节的东西,也都注明出处。对比起某些根本没有任何参考文献的社会或人文学科的“论文”、“著作”,真有天壤之别埃。

自1958年始,王元和华罗庚合作,研究了数论方法近似分析中的应用(特别是高维空间数值积分的近似计算方法,现称华-王方法),其成果获陈嘉庚物质科学奖(1990)。

1984年,王元担任中国数学研究所所长,1988年担任中国数学会理事。

王元提到的年代正是他师从华罗庚先生,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时候。有人说: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为了摘取这颗明珠,自哥德巴赫猜想提出后,250年来尽管曾有人悬赏100万美元求证明,但始终没有人成功。

王元和华罗庚从1958年开始长达20年的合作,用数论方法处理多重积分近似计算,他们在70年代完成的专著《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王方法”。

自1958年始,王元和华罗庚合作,研究了数论方法近似分析中的应用(特别是高维空间数值积分的近似计算方法,现称华-王方法),其成果获陈嘉庚物质科学奖(1990)。 

2006年08月10日 17:50 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