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博物馆 > 中华建筑群芳谱 > 民居聚落 
  

棠樾牌坊群

棠樾牌坊群

  在歙县西乡,距歙县城12华里有村曰“棠樾”,棠樾村明清时外出行商的人颇多,有的成为世袭的官商门第,“上交天子”,“藏镪百万”。他们出巨资在棠樾故里,修造了一系列以巩固宗法制度为目的的建筑物,牌坊群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在棠樾村东端甬道上,井然有序志地屹立着七座牌坊,拨地而起,古朴典雅,蔚为壮观,自然地构成牌坊群,使参观者叹为观止。

棠樾牌坊群

  追溯一下歙县的历史,正如《安徽通志》记载的,歙县“地狭人稠,力耕所出,不足以供,往往仰给四方”,这是历史上形成徽商的原因。明清时期,是徽商发展的黄金时代。他们在挥霍享乐之余,“修祠堂,建园第,重楼宏丽”,并在一定程度上资助亲友,养老恤贫,以及从事修桥补路等公益事业。棠樾牌坊群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

  棠樾七座牌坊,有明建三座,清建四座。牌坊,在封建社会是一种崇高荣誉的象征,这些牌坊就是皇帝为旌表棠樾村民的“忠孝节义”等气节而准予建造。它们虽有不同时代的建筑特点,却又表现了共同的徽派石雕风格,最重要的是,它们并非以某一座牌坊的单体挑战独一无二的权威,而是用这样的连续七座牌坊相互唱和,以石头的群体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地域文化特色。

大学士牌坊-许国石坊

许国牌坊

  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土牌坊,俗称“八脚牌楼”,矗立在歙县解放街和打箍井的十字路口上,建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

  许国其人在明史上虽不占很重要的地位,作为古建筑物的许国石坊,却是稀世瑰宝。石坊是仿木构造型,结构严谨,布局合理,石刻浮雕,古朴精美,石坊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1.5米,东西宽6.77米,总面积为78.13平方米,高11.5米。四面八柱,各联梁坊。整座牌坊系由前后两座三间四柱三楼和左右两侧单间双柱(实为前后两坊合用)三楼的石牌坊组合而成。牌坊全部采用质地坚硬的青色茶园石,用料十分粗壮厚实。8根柱子各为50公分通方、7米多高(上层另有接柱4米多高),梁枋、拦板、斗拱,雀替也都采用大块石料。这些大石料重量相当可观,有的每块重达4—5吨,在当时科学技术尚不发达运输工具十分简陋的条件下,采用堆土方法,立柱架梁,把笨重的大石料吊运到10米高的空间后接榫合缝。

许国牌坊

  石坊遍布雕饰,梁枋浮雕图案,类似徽州民间建筑彩绘:两端镌有如意头、缠枝、锦地开光,中部菱形框内布设浮雕,皆为传统吉祥图案,寄寓建坊意图和许国的品格、功勋,如“巨龙腾飞”,雕在南面,寓皇上南面而王,表示许国对王朝的忠诚和石坊的威重。在内侧面“龙腾舞鹰”,以“舞鹰”谐音“武英”,暗示许国为“武英殿大学士”的地位;“三报喜”,三只豹仰对一只喜鹊;此外,尚有“喜上眉梢”、“安居(鹌)”等都寓意吉祥长寿、富贵常乐。整座石坊的雕刻艺术,显得古朴豪放,工致细腻,为徽州石雕工艺中的杰作。

  石坊四面都有题签镌刻。两边还刻有当时地方官员的姓名职位和纪年。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