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博简介

丝情古今
丝路花雨
丝绸之路
织染缂绣
服饰大观

 

西南丝路闻名南方
 

  公元前四世纪,一部印度人所著的《治国安邦术》中曾记载了“产自中国成捆的丝”,这说明远在公元前四世纪前,中国的丝绸已传入了印度。

  公元前二世纪,张骞在大夏(今阿富汗的巴尔赫)时,曾见到中国的邛竹杖和蜀布,他询问大夏人,才知道这些中国物产是从印度贩运过去的,并了解到印度在大夏东南数千里之外。1986年,四川省考古队在成都以北的广汉三星堆又发现了公元前十一、二世纪的古蜀国祀坑中有成堆来自印度和缅甸的齿贝。由此可见,西南丝路的开拓已经相当久远了,丝绸很早就已成为民间交往的物资之一。即使西北丝路开通之后,汉政府仍有意从这条没有匈奴干扰的捷径由印度转向西方。

  这条古道以四川成都为起点,永昌(今云南保山)为中转出口站,称做“永昌道”,终点为身毒(今印度),故又称为蜀-身毒道。西南丝路从成都开始就分为水陆两路。

  水 路

  沿岷江而下,经眉山,穿过青神峡,抵古嘉定府乐山,南下至宜宾(宜宾是秦汉时夜郎道和唐代石门道的起点),穿石门关至昭通市(汉名朱提郡),越过古夜郎国境,穿过滇东高原,到达滇池边的古滇国的曲靖和昆明。西南丝路简图

  陆 路

  由邛崃(出产邛竹杖的地方)向南直至滇西北的广大区域,古称“牦牛道”,出清溪峡为灵关,再南下至荣经,沿牦牛山脉的藏族地区冕宁、西昌,在云南东部的祥云与水路相汇。再从洱海西去,经博南至保山。保山以西越野入山,分道进入缅甸、越南、印度,再辗转而至西方各国。

  汉武帝听到张骞的汇报后,于公元前122年派人前往云南寻觅客贾通道,同时又于公元前105年从内地广征士卒丁壮至滇西大规模地开凿从洱海西去的“博南道”。汉王朝花费了巨额的人力物力才筑成这段官道驿站,西南丝路从此走入繁荣的极盛时代,西南丝绸的出口,大多经过这里。

  随着汉王朝的衰亡,中央渐渐失去对滇西的控制,尤其是南诏政权与唐政权的争夺战争,使商业交往趋于衰落,通路被征战的军队所占用,而这一时期恰恰是西北丝路的鼎盛时期,声誉大大地覆盖了古老的西南丝路。两宋时期,一方面失去了对西北、西南的统治,另一方面则因海运兴起,南北陆上丝路均由于受到阻断而逐渐荒废。

澜沧江上的明代霁虹桥  此后,联结驿道两岸高山的澜沧江上,由舟渡改为篾绳桥,元代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建成木结构的霁虹桥,明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改为铁索桥,清康熙年间重修,由16根铁索组成,号称“西南第一桥”,民间商旅往返其间,历代王朝征服或经营大西南,也都依靠这一驿道。近现代的川滇、中缅、中印公路,也基本上遵循这一干道修筑。新中国成立后,霁虹桥建成公路桥,命名为永保桥,而曾是古丝路中转站的保山,已成了滇西的交通枢纽。

  作为西南丝绸之路的丝绸物资来源,并非取自中原,而来自四川、云南等地。

  四川是我国的古蚕丝产地。据《蜀王本纪》记载:“蜀之先,名蚕丛”,他是数千年前四川的酋长,经常穿着青衣到各地考察,教民养蚕,又称为青衣神。黄帝的元妃西陵(即今四川与两湖的交界处)氏嫘祖也曾教民养蚕,被誉为蚕神。三国时,蜀锦作为富国强兵的主要产品,一路销至北魏和南吴,作为丝织中心的蜀都几有代替北方临淄和襄邑之势。蜀锦除销往国内之外,还由民间经由传统的古道,与南方进行贸易往来。

  另外,云南也是我国古代的蚕区。西南丝路途中的云南永昌,很早就有了蚕丝业。永昌至成都的大道,沿途极为繁华,永昌的土特产和成都的蜀锦源源流入中原,当然也是从永昌南流至国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