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耕与迁徙
|
公婆犁 |
游耕是人类农业文明早期的一种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近现代,在一些生产力水平低下,又长期倚山而居,土地贫脊的民族地区仍有存在,瑶族便是其中之一。
“瑶人刀耕火种,食尽一山,则移一山”,这是清代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中的记载。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后,部分瑶族地区还沿用着这种古老的耕作方式,过着刀耕火种,待地力耗尽而觅地另垦的游动生活。
瑶族先民本来生活于富庶的洞庭湖和鄱阳湖畔,后为躲避日益深重的阶级压迫与民族压迫,被迫不断向南迁移,由平原越丘陵,入溪谷进山区,甚至入山惟恐不深,入林惟恐不密。最后只得在荒无人烟的高山莽林中辗转流离。面对恶劣的环境和荒芜、贫脊的土地,他们只能用简陋的工具,放火焚山,粗放耕作,广种薄收,维持着朝不保夕的生活。经过一段时间的定居之后,垦种的土地地力渐衰,为谋求生存,只好再继续游动,另觅耕地而种。
这种极不稳定的耕作方式,又加剧了瑶族频繁的迁徙移动,并最终导致瑶族今天如此广阔的分布格局。因此,过去曾有人称瑶族为“东方的吉卜赛人”。
历史上,瑶族的游耕迁徙多以血缘家族为单位进行。单家独户及全寨或几寨集体性游移情况比较少见。这种游移生活,既有翻山越岭的短距离移居,也有穿州越县的长途迁徙。纵观历史,瑶族的迁徙游动,主要是向西南方向进行的,即由湘地下桂粤,然后又入黔进滇的。现在居住在云南省的瑶族,都是由广东、广西迁移过去的。西双版纳勐腊地区的瑶族,有些还游耕到了越南、泰国、老挝等国的北部山区。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制定和实行了民族平等团结政策,采取各种政策、措施,积极帮助瑶族人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千百年来一直迁徙不定的瑶族人民终于过上了幸福快乐的定居生活。
[上一页][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