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祭礼乐器——铜鼓
铜鼓是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打击乐器,也是他们生活中财富、权力的象征和顶礼膜拜的神器。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大约2700年前的春秋时期,就已产生于今云南中部地区的百濮民族之中,之后逐渐向四周传播、扩散,并被我国西南、中东南及东南亚地区众多的民族所接受、使用和传承。时至今日,在我国苗、瑶、壮、侗、布依、水、仡佬、佤等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一些民族中仍有传承与使用。
壮族是我国最早铸造和使用铜鼓的民族之一。根据唐代刘恂《岭表录异》和宋代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周去非《岭外代答》等史籍的记载,从唐宋时期开始,我国岭南地区就已陆续有铜鼓出土。到了近现代,铜鼓出土和收藏更日益增多。目前我国各地文物机构收藏的铜鼓已达1500余面,其中广西最多,达560余面。而这500多面铜鼓中,很多都是来自于壮族地区。其中北流出土的一面铜鼓,鼓面直径165厘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铜鼓,被誉为“铜鼓之王”。另外,民间也还有收藏与使用。
|
铜鼓 |
铜鼓由铜釜发展演变而来,形似圆墩,平面曲腰,中空,无底。用铜铸造,大小、轻重不一。大者直径1米以上,小者仅10余厘米,重量几十斤至数百斤不等,体形凝重,精美大方。鼓面多铸有太阳纹、翎眼纹、云纹、乳钉纹、栉纹、游旗纹等纹饰。有的鼓边还环铸蛙、龟、牛、马等立体装饰。鼓身亦多环铸各种纹饰,并铸有鼓耳和合范缝。根据其形制、纹饰和铸造工艺,通常分为万家坝、石寨山、冷水冲、遵义、麻江、北流、灵山、西盟8种类型。壮族先民所铸的北流型、灵山型和冷水冲型铜鼓,是铜鼓极盛时期的标志,反映了他们高超的金属冶炼和铸造工艺。
铜鼓是壮族的艺术珍品,也被看作是神器,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古代,它主要被用作祭神时的法器、礼器,平时多藏于洞穴之中或埋于地下,是不能随便敲击使用的。后来逐渐成为统治者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击鼓可以聚众议事,甚至可以作为战争中作战的号角。鼓在权威在,失去了铜鼓,就意味着失去了统治地位。此外,铜鼓还被视为财物,是贫富贵贱的标志。明清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它才被作为乐器使用。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