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印刷博物馆 > 源远流长的印刷术 > 明代印刷的全面发展 > 明代的图版印刷 |
|
体现明代图版雕刻水平的人物及作品明代中期以后,版画印刷出现了异彩纷呈的高潮,主要的标志是:作为书籍的插图广泛地应用在各类图书之中,有些书,已经不止一种版本,而是多家镌刻的多种版争奇斗艳,空前繁荣。以图画为主的图谱,已大量出现。在表现形式上,发生了新的变化,插图版画按书籍内容的要求,或多、或少,或大、或小,上图下文, 半幅、整幅、对幅,画面再配以不同的花样图形,更为新奇多样。在刻印技术上,从初期的镌刻质朴简练的风格转向精雕细刻,工整婉丽 ,日臻成熟。与此同时,在全国形成了几个刻书(包括版刻插图)的中心地区,产生了版画镌刻的不同流派和众多的能工巧匠,他们往往是师徒相传,子承父业,构成了自己的版画流派体系。以徽州地区最为著名,影响最大。其次如金陵、吴兴、浙江杭州、苏州、福建等印刷发达地区的版画刻印各具不同的风格和特色。现将徽州版画介绍如下: 徽州版画的发源地是徽州的歙县虬村。当时以仇姓为主,从弘治年间就刻书,尤以刻画见长。仇氏衰落后,黄姓一族代之而起,终于形成了著名的徽派艺术 。黄氏刻书差不多动员了一族的熟练刻工。有些人不仅成为镌刻能手,而且已开始刊刻版画,甚至能够创作画稿,真是人才济济,名手辈出。黄氏刻工中,有姓名可考者有一百多人,除少数在当地献艺外,大部分被南京、苏州、杭州等地书坊所聘用。如黄应瑞、黄一彬、黄子立、黄一风、黄一楷等就曾寓居杭州,黄一中寓居金陵,黄德宠曾寓居苏州,有名时刻工黄铤也曾寓居北京。他们外出献艺,往往是受当地的印书书坊所请。黄氏外出刻版,往往是几人为一组,在这个组里技艺最精或年长者为首,一般是搭配不同技术档次及不同专长的刻手,有了这样合理组合的班子,能够承担各种书版的雕刻,并在实践中培养新手。现将有代表性的黄氏刻版图录,介绍几幅如下: 黄铤,卒于北京,1582年刻《新编目莲救母劝善戏文》中插图五十七幅。
黄一楷,(1580-1622年),住杭州,刻有《王李合评北西厢记》、《闺范图说》、《顾曲斋元人杂剧》、《牡丹亭还魂记》、《焚纲经菩萨戒》、《吴越春秋乐府》。 徽州刻工除了虬村黄氏之外,还有注、刘、郑等姓,也有不少刻版名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