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米之乡──东部平原湖区
东部平原的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及三角洲平原、淮河中下游平原、黄河和海河中下游平原以及京杭大运河沿岸。这里地势低平,濒临海洋,气候温暖,降水丰沛,河网交织,湖泊星罗棋布,一共有总面积为22900km2的湖泊在这里安家,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28.1%,湖泊率为2.4%。
|
|
太湖落日 |
长江中下游和三角洲地区更是一派水乡泽国的自然景观,是我国湖泊密度最大的地区。我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都分布在东部平原。这里众多的大中型湖泊大多是在构造盆地的基础上,由于河床演变而形成的河成湖,黄淮海平原及大运河沿线众多的湖泊大多也是河流演变的产物。沿海平原与低地中的一些湖泊则是古泻湖的遗迹。本区绝大多数湖泊属吞吐型湖泊,河湖关系密切。湖泊水位因降水季节分配不匀而年变幅大。湖盆浅平,大多数湖泊水深在4m以下,属浅水型湖泊。区内为数众多的湖泊均是水量充沛、资源丰富的宝库,它们不仅具有调节河川径流的巨大功能,而且还具有灌溉农田,沟通城乡航道,提供工业用水,发展水产,美化环境和改善湖区气候条件等多种效益,是本区社会经济长期繁荣和未来发展的基本保障。
|
|
淮河湖群图 |
|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湖广熟,天下足”和“鱼米之乡”等美誉皆仰仗于众多的湖泊。但长期以来由于对湖泊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本区湖泊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湖泊滩地的围垦和水质污染是两个最大的祸害。围垦使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减少了12000km2以上,因此而消亡的湖泊多达1100余个,减少了湖泊的调蓄库容,仅洞庭湖、鄱阳湖和江汉湖群就因围垦损失了300×108米3的贮水量,相当淮河正常年份径流量的1.1倍,从而造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大灾不断,使人民的生命和财产蒙受巨大的损失。随着本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大量的污水和污染物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湖中,致使城郊一些湖泊富营养化加剧,水质迅速下降,如太湖、武汉东湖、巢湖、南京玄武湖等。太湖平均每10年,水质下降一个等级,全湖已由80年代的二类水下降到目前的三类水,局部地区在四类水以上,水质性的缺水将成为本地区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