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翅目Diptera (蝇,蚊,蚋,蠓,虻)
[经济意义]
双翅目包括蝇、蚊、蚋、蠓和虻,只有1对发达的前翅,生活习性千差万别,适应性极强,部分种类是农林生产的重要害虫或益虫,有些种类是著名的卫生害虫,危害人畜健康,传播疾病,引起瘟疫。
[识别要点]
口器刺吸式或舐吸式,仅有1对发达的膜质前翅,后翅特化为平衡棍,少数种类无翅,跗节5节。
[种类与分布] 世界已知约10万种,遍布世界各地。我国已记载约5000种。
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蚊蠓虻蝇双翅目,后翅平衡五节跗;口器刺吸或舐吸,幼虫无足头头有无。
[分类系统与重要科介绍]根据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可将双翅目分为2-3个亚目。
I、长角亚目Nematocera
成虫小型,纤细。触角丝状,一般长于头胸部之和,6-18节,多的可达40节。翅多数无中室。
(1)大蚊科Tipulidae
中到大型,似蚊子,但不叮人。体细长,足长而易断。中胸背板有1条“V”形沟。
(2)蚊科Culicidae
体较小。雄虫触角环毛状,喙细长向前伸。翅窄长,顶角圆。最主要的特征是翅缘及翅脉上具鳞片。
大多数成虫在黄昏及夜间活动,雄蚊食花蜜及其它植物质,雌蚊只吸某些动物的血或兼及人、畜血液。非致病的种刺吸血液,直接造成失血,也因其分泌物刺激引起瘙痒、肿块,继而染上皮炎或脓疮。有的种能传播疟疾、流行性脑炎和黄热病等人、畜危险疾病约150种。全世界已知3200多种,我国已记录200多种。常见的致病媒介有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 Wiedemann 等。
(3)摇蚊科Chironomidae
体弱细小,口器短喙状,无功能。胸部大,后胸背板有纵沟。足细长,休息时常举起前足并不停地摇动,故名摇蚊。有胫节距,跗节很长。翅一般狭长,前缘脉显著,其余各脉不明显,只有一条横脉。
(4)蠓科Ceratopogonidae
触角较头胸长,具毛。口器适于刺吸,喙短。翅脉少。腿节膨大。下面有刺。
(5)蚋科Simuliidae
复眼大而圆,雄虫合眼式,常区分为上、下两部分。翅宽阔无毛,前缘有粗的纵脉2-3条,其余脉不明显。
(6)瘿蚊科Cecidomyiidae
体极小,触角念珠状,轮生细毛。复眼为接眼。翅脉减少,只有3-5条纵脉,无横脉。
II、短角亚目Brachycera
中到大型,粗壮。触角短,3节,第3节常延长或分出亚节,或具端刺。
(1)虻科Tabanidae
中到大型,粗壮,多毛。头大,半球形。触角3节,第3节最大,分4-8个亚节,并愈合为角状。爪垫和爪间突均为瓣状。
成虫喜在阳光下活动,飞翔力强,常徘徊于湿地、池边,雄虫取食花蜜或花粉,雌虫吸血,螯刺牛、马等厚皮动物或人类,甚至取食大块皮肉,引起严重失血和伤害,造成伤口感染,并传播炭疽病、锥虫病等多种人畜流行病害。世界已知约3500种,我国有200多种,常见的有华虻Tabanus
mandarinus Schiner等。
(2)食虫虻科(盗虻科)Asilidae
体长形或细长,多细毛及刺毛。头顶在复眼间向下凹陷。触角3节,末端具1端刺。喙坚硬,角状。足长,爪间突刺状。
成虫飞翔力强,雌虫较雄虫捕食能力强,并富有挑战能力,贪食,能在飞行中猎食大型胡蜂、蜻蜓等昆虫,也常捕食蜜蜂,扰乱蜂场。全世界已知5000多种,我国记载200多种,如蜓腹食虫虻Leptogaster
basilaris Coquillett、中华盗虻Cophinopoda chinensis Fabricius等。
III、芒角亚目Aristocera(环裂亚目Cyclorrhapha)
触角短,3节,第3节背面具触角芒。幼虫无头型,围蛹,羽化时前端环裂。
(1)食蚜蝇科Syrphidae
小到中型,外形似蜜蜂或胡蜂,光滑或多软毛,常有蓝、黑色间黄橙色条斑。翅大,外缘有和边缘平行的横脉。
成虫能在高空停留不动或突进,常在花间活动,取食花蜜、花粉或汁液,产卵在蚜虫群体中或污水、粪池内。幼虫捕食蚜、蚧、叶蝉、蓟马或鳞翅目、膜翅目的小幼虫,或食腐殖质、粪水、蜂与蚁的尸体,或危害植物,个别见于人的肠道中,引起蝇蛆症。世界已知约4000种,我国记载约200种。常见的有纤腰巴食蚜蝇Baccha
maculata Walker等。
(2)实蝇科Tephritidae (Trypetidae)
小到中型,黄或褐色。头大而宽或圆球形,颈细。翅广,通常有雾状的褐色斑、带纹,亚前缘脉呈直角弯向前缘,臀室末端成一锐角。产卵器长而突出,扁平而硬,分3节。
成虫常见于花、果或叶间,休息时不停地扇动双翅。趋光。幼虫植食性,取食植物的各种器官,可引起虫瘿,是坚果类、柑橘类、蔬菜类和菊科等植物的重要害虫。世界已知约3700种,除两极外,世界各地都有分布。我国已记载约400种。世界著名害虫地中海实蝇Ceratitis
capitata (Wiedemann)和苹果实蝇Rhagoletis pomonella (Walsh)危害多种水果,列为我国对外检疫对象。
(3)果蝇科Drosophilidae
体小,黄色,复眼闪红色光。触角第3节椭圆形或圆形,触角芒羽状。前缘脉有缺刻,亚缘脉(Sc)退化。全世界已知1000多种,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Meigen世界性分布,是遗传学研究常用的实验材料。
(4)蝇科Muscidae
触角芒着生于第3节基部,羽毛状。胸背具黑色纵条纹。多生活在住宅区或厕所内,成虫群集舐食人、畜粪便及食物,一些成虫吸血,危害人畜健康,传播霍乱、伤寒、痢疾等50多种疾病。幼虫生活在粪便和腐烂的有机物上。我国常见的有家蝇(舍蝇)Musca
domestica vicina Macquart 等。
(5)胃蝇科Gasterophilidae
成虫似蜜蜂。复眼相隔很远,喙不发达。触角芒光裸。身体上有粉,无鬃。翅大。幼虫寄生在马胃中。
(6)寄蝇科Tachinidae
与蝇科相似,但触角芒光裸或具微毛。后胸后小盾片发达,腹部末端有许多粗大的鬃。成虫白天活动或聚集在花上。雌虫在寄主体内产卵或幼虫钻入寄主体内取食,有些幼虫可引起寄主迅速死亡。寄主多为鳞翅目幼虫和蛹,鞘翅目幼虫和成虫、叶蜂等。世界已知约3000种,我国农业害虫生物防治用的益虫有松毛虫狭颊寄蝇Carcelia
matsukarehae Shima、日本追寄蝇Exorista japonica Townsend等,而蚕饰腹寄蝇Blepharipa
zibina (Walker)等是家蚕和柞蚕的重要害虫。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