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上地热资源特别丰富,其显示类型复杂,水热活动强烈,为全球罕见。在高原范围内共有1000余处地热显示区。以西藏南部的地热带为最强盛。雄伟的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脚下常见到山峰白雪皑皑,山下热气腾腾,蓝天雪峰的背景与冉冉升起的白色汽柱,交相辉映,尉为壮观。
南起喜马拉雅山,北抵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从西陲阿里向东经过藏南延伸至横断山脉,折向南延于云南西部的强大地热带的形成和年青的喜马拉雅造成运动密切相关。我国科学工作者把它叫做喜马拉雅地热带。在这条地热带内有热水湖、热水沼泽、热泉、沸泉、热气泉和各种泉华等地热显示类型,还有世界上罕见的水热爆炸和间歇性喷泉现象。
在喜马拉雅地热带内找到11处水热爆炸区,其中玛旁雍热气最为典型。1975年在西藏普兰县地区发生了一次水热爆炸,震天巨响吓得牛羊四处逃散。巨大的黑色烟柱冲上上天空,上升约八九米的高度,形成一团黑色烟雾随风飘走。爆炸时抛出的石块碎石直径达30厘米,爆炸后9个月穴口依然笼罩在弥漫的蒸汽中。留下一个直径约25米的大坑,坑内积水成热水塘,中心有2个沸泉口,形成沸水滚滚,翻涌不息的湍流区。泉口温度未能测得,但热水塘边的水温在78℃。
西藏是目前我国境内发现间歇喷泉的唯一地区,已发现有三处间歇喷泉。高温间歇喷泉是自然界一种奇特而又罕见的沁水两相显示,它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地下高温热水作用周期性的水热汽两相转化,因而泉口能够间断地喷出大量汽水混合物的一种水热活动。相邻的两次喷发之间,有着相对静止的间歇期。
冈底斯山南麓的昂仁县塔各加间歇泉区位于当雄藏布河源,海拔约5000米。有4处间歇喷泉,座落在高15~30米的泉华台地上。最大一处泉口直径只有30厘米,泉口东面有直径2米的热水塘由一条裂隙连通。这个间歇泉活动比较频繁,每次喷发高度由一二米至十余米不等。喷发连续时间也很不一致,短的一瞬即逝,长的可达10余分钟。
这种奇特的交替变化的喷发和休止,决定于它巧妙的地下结构和水热活动过程。间歇喷泉通常位于坚固的泉华台地上,其下有体积庞大的“水室”和四周给水系统,底部有高温热或天然蒸汽加热,有细长喉管直达地面的抽送系统。酷似一个完整的天然“地下锅炉”。随着水室受热升温,汽化上下蔓延,至水室内具有全面沸腾的条件时,骤然汽化所产生的膨胀压力通过抽送系统把全部汽水混合物抛掷出构成激喷。水室排空后重新又蓄水,加热孕育着下一次喷发。
位于拉萨市西北90公里的羊八井盆地海拔4200米,也是典型水热爆炸类型的热田之一。这一巨大温泉和热水湖蒸汽升腾而成高10余米的几座白色汽柱,飘逸不断,引人注目。地热田东北有一个面积7357平方米,深达16米的热水湖,湖水湛蓝,热水从下住上不断翻涌,湖面水温在45~59℃之间。湖区正南有渠道使湖水外泄,流量约33升/秒。盆地的西北缘还有一个有名的硫磺矿,除了出产晶莹的硫磺晶体外,还有一条热水沟,其附近的地面上不能坐人,即使穿上厚厚的登山鞋,站久了也感到烫脚。若在地面上戳个几十厘米深的小洞,可见洞口呼呼冒热气,温度可达92℃,比当地水的沸点区要高出8℃。原来盆地下面蕴藏着200-300℃的高温热水,这就是我国大陆上著名的湿蒸汽地热田。
羊八井地热田的发电潜力为17.8万千瓦,完全可以满足拉萨市及附近地区的电力需求。西藏地热科研所现已修建了6座地热能温室,面积约达1600平方米。隆冬季节,温室内气温保护在30℃左右,西红柿、茄子、黄瓜、辣椒等作物长热良好。另外在阿里地区朗久地热试验站的1012地热井装4台机组,总发电量达5000千瓦。高层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也随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