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

移动通信

计算机网络

智能网

光通信

微波通信

卫星通信

交换网

接入网

  接入网纵横
  百家争鸣,各领风骚

电信管理网

 






 

  
  电信博物馆 > 接入网 > 百家争鸣,各领风骚 > 无线接入技术

 


Q/W混合接入

  光纤接入至最终用户自从光纤通信发明以来一直是电信运营者为之努力的目标之一,但是受到时间、资金投入过大的种种限制,实现起来非常困难,尽管类似的FTTA、FTTR等变通方案极具吸引力。如果将光纤宽带特性等优点和无线接入的灵活、快捷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构建网络将是目前最有吸引力的接入网。基于这种思想,业内提出了FTTA的O/W混合接入的几种方案,典型的有1)CS(中心站)和BS基带光传输,BS到用户无线传输;2)中频传送--CS(中心站)和BS间IF先传输;3)射频传输--CS(中心站)和BS间RF光传输。方案1的基带传输要求BS完成最终一跳(BS至用户)的一系列无线传输所必备的功能,如编码、检错纠错、调制解调、上变频至中频IF及RF,过滤波大等等,复杂度和移动网的基站相当,所以不是首选。方案2和3主要是简化了基站的组成,相对方案2来说方案3主体工作在毫米光波段,直接的功率放大和低噪声放大对光电器件的要求较高,实施起来要依靠光器件的发展。相对来说方案2目前实现方便些,其中的基站只需要完成光信号的IF信号收发、上下IF和RF变换、下行链路的功率放大和上行链路的低噪声放大。其他的调制、控制功能如数字段的终结、复用/分插、无线信道共享、接入管理、路由寻址等等都可留到CS处理。也就是BS只负责放大、RF/IF变换、AGC和E/O变换等功能,复杂度大降,BS的成本随之剧降,甚至BS的安装维护也得以简化,体积缩小的室外型的BS可以简单地安装在天线柱杆上。

  通常考虑最终一跳(BS至用户)时为了提供宽带业务,多用微波(MW)频段如10GHz实现,小区覆盖半径300m至2km(在城市区域接入段恰恰是这一距离难以解决)。上行链路时基站BS接收频分复用的MW信号,并调制成SCM(Sub-Carrier Multiplexed)的光信号,通过光缆传至CS,完成SCM信号至电信号的转换,完成解复用,指配信号到信道等功能。下行流程同理。这样如果每载波宽为20-150MHz,利用有较优频谱利用率的QPSK或22nQAM调制,系统也以支持155-622Mbit/s的宽带接入。

  方案2不但简化了BS,而且因为众多BS的业务传至CS集中处理,易于在CS通过提高电路集成度降低成本,也提高了管理的综合性,所以实际上也简化了CS。此外方案2在BS和CS之间透明传输无线信号,为无线接口上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多种制式CDMA、DECT、WATM等的无线接口均能在此实现。这种FTTA方式可以有效利用普遍现存的闭路电视网和 HFC系统的部分终端设备和光缆,所以建网的成本可以一降再降,速度更快。目前这种O/W混合接入网和HFC等网络交融的研究在飞速发展中。

  O/W混合接入网的方案 2优点众多,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要表现在无线链路的恶劣条件导致的无线信号噪声和衰落,在BS的IF光放大和传输中,会进一步放大和恶化,并且和光器件的非线性失真、门限等负面作用相互叠加,导致到CS的信号不对用。而在BS没有纠错重发机制保证接入,进一步导致接入时延加长和其他一系列的性能问题。目前只能通过提高光电器件,包括光缆的性能来解决。可以预见光电电子技术的发展会使方案2、3更具有广阔的前景。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