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自1949年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的办院方针有6次调整。变化的是方针,不变的是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初心。
不久的将来必须成立为人民所有的科学院。
——1949年7月13日,周恩来在中华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上的讲话
-
按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规定的文教政策,改革过去的科研机构,以期培养科学建设人才,使科学研究真正能够服务于国家的工业、农业、保健和国防事业的建设。
-
侧重基础,侧重提高,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
-
大力加强应用研究,积极而有选择地参加发展工作,继续重视基础研究。
-
把主要力量动员和组织到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同时保持一支精干力量从事基础研究和高技术跟踪。(注:1991年修改为:把主要力量动员和组织到为国民经济和谁社会发展服务的主战场,同时保持一支精干力量从事基础研究和高科技创新。)
-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加强原始科学创新,加强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作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
-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导语:当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导弹成功爆炸的时候,当第一颗人造卫星播放《东方红》音乐的时候,当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牛胰岛素诞生的时候...
一次次,中国科学院在历史的起点上实现跨越发展,引领着科技强国的建设。

走进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伴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诞生。70年来,中国科学院与祖国同行,与科学共进,几代科学院人不懈努力,勇攀高峰,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已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在共和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阅读更多>>“两弹一星”元勋
导语: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向当年为研制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授予/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其中,有22位元勋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或在中国科学院工作过的科学家。
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导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00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设立,是中国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最高等级的奖项。
科学正青春,做新时代追梦人
导语:栉风沐雨七十载,薪火相传科学魂。中科院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在年轻的科学家身上得到传承。他们在新时代努力奔跑,用他们的追梦精神,创造出灿烂的科学成果。科学精神不灭,薪火相传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