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博览
与科学同行

科学大院

微信号:kexuedayuan

中国科学院官方科普微信号。
前沿、权威、有趣、有料。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7.1万平方公里!中国是怎么做到的!

    2023年07月12日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国土绿化=植树造林,而植树造林=人工种树,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如果你也这样认为,那么你大概对今天国土绿化工程的各种“高科技”一无所知。 实际上,今天的中国已经走在了防治荒漠化和沙化的前沿,我们的经验、技术、成果已经走出...

  • 驱蚊产品选购指南:别瞎买,看到它们再剁手!

    2023年07月09日

    防蚊驱蚊年年讲,可为啥我还是年年都被咬?今天大院er贴心地推出了驱蚊产品选购指南,能够让你在选购驱蚊产品的时候少上当——要知道,少上当就意味着少挨咬。

  • 险些被扔掉的底片,改变了欧洲宇航的历史

    2023年07月09日

    有科学家认为,正是彗星对地球持续不断地轰击,才给地球带来了生命赖以生存的水和各种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在2014年那次惊心动魄的彗星登陆中,这一观点某种程度上得到了验证。这一前无古人的登陆,也被《科学》杂志评为当年的“十大科学突破”之一。

  • 如果过几天就得转入地下城生活,动物祖先的经历能教给我们什么?

    2023年06月28日

    在六七亿年前,冰封的灾难竟真的降临在没有流浪的地球上。那个时候,原始的多细胞动物初现于海洋之中,它们该如何熬过这漫漫长冬?现代极地生命的研究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 用意念让蟑螂离我远点,可行吗?

    2023年06月28日

    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一名硕士生便利用人类的大脑意念遥控活体蟑螂,让蟑螂走出了S形轨迹和Z形轨迹。而成功让蟑螂“听话”的奥秘,便是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

  • “在南海还能看到人鱼吗?”这是一个伤感的故事

    2023年06月19日

    近期研究显示,儒艮在我国已经功能性灭绝,成为我国海域第一例宣布功能性灭绝的大型海洋脊椎动物。儒艮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绝境?我们又该如何保护其它处境相似的海洋濒危动物呢?

  • 我们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古老的恒星,它的“父亲”是个“大胖子”

    2023年06月19日

    6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天文台赵刚研究员带领的国际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研究团队率先在银晕恒星中发现了第一代超大质量恒星演化后坍缩形成的对不稳定超新星(pair-instability supernova, PISN)存在的化学证据。该成果证实这...

  • 我,一个高能物理博士,最近在当驯马师 | HEPS

    2023年06月13日

    HEPS是我国在建的首台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建成后将是世界上亮度最高的同步辐射光源之一。它可以为我国科学家照亮微观世界,帮助他们更好的探索其中的奥秘。

首页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下一页   尾页   共63页   转到页面      
中国科普博览版权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112257号-28,-4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