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 名品馆> 瓷器撷英

 

 

风华绝代、御用珍品的珐琅彩瓷器

  珐琅彩瓷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在宫廷内绘制烧造的“御器”,其制作方法是先由景德镇官窑选用最好的原料烧制成素胎,烧好后,送到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彩绘烧成。专用于宫廷玩赏器和宗教祭祀的供器,制作考究,成本高而产量低。明代景泰时的蓝底铜胎掏丝的“景泰蓝”工艺品,亦称珐琅,清代前期从国外进口和“景泰蓝”相似的金珐琅和铜珐琅以及珐琅彩色料。用珐琅彩色料绘在烧成的白瓷胎上,便称“瓷胎画珐琅”,“珐琅彩”因此而得名,习惯上有古月轩瓷之称,而国外称“蔷薇彩”。

  珐琅彩色种多,有月白、白、黄、绿、深亮绿、浅蓝、松黄、浅亮绿、黑等色,色彩控制准确,画面有立体感,工巧精细,华贵富丽。清康熙时多在素胎上以黄、绿、红、豆绿、绛紫等色作地,用双勾法仿铜胎珐琅形式描绘花纹,釉料较厚,凸出于表面。雍正时珐琅彩最为精美,绘制分工严密,有专门设计画稿的,有专门绘瓷的。吸收国画和陶瓷彩绘技法,结合书法、题诗及印章,描绘细微,如用洋红洗染的牡丹花有浓淡变化,鸟羽有工笔丝毛染色的效果,比粉彩更加娇艳丰富。尤其难得的是此时期的水墨珐琅瓷,墨色浓淡有致,画意高雅,配以诗句、印章,俨若一幅中国画。乾隆时珐琅彩极为盛行,造型奇巧,纹饰绚丽,色彩缤纷却无俗艳之感,多仿西洋油画作画,画面人物题材增多。


  珐琅彩开光四季花卉碗

珐琅彩开光四季花卉碗
  清康熙,高7.2厘米,深6厘米,口径15厘米,足径5.7厘米。薄胎白釉,器外壁以粉红色为地,间饰以黄色萱草,开光内分别绘牡丹、荷花、菊花、茶花与梅花等四季花卉。构图疏朗,与形体相配浑然有致。器底有“康熙御制”四字楷书款。


  珐琅彩龙凤纹双连瓶

珐琅彩龙凤纹双连瓶
  清,景德镇窑,高14.1厘米,口径6.8—3.4厘米,底径7.4—4.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瓶直口,束颈,扁圆体,中间自上而下呈直线内凹,下有外撇足,口底相若,通常称为“合欢瓶”、“双连瓶”或“连体瓶”。瓶身两面各绘左龙右凤图案,施红、黄、蓝、绿、绛紫等色,颈与胫部饰以缠枝花卉及海水纹,绘制精细。

 


珐琅彩竹菊鹌鹑瓶

珐琅彩竹菊鹌鹑瓶

  清,景德镇窑,高19.15厘米,口径5.55厘米,腹径10.6厘米,底径6.2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瓶为清代宫廷御器,束颈,长圆腹,直圈足。造型挺秀圆润,胎釉细白,器身用珐琅彩绘湖石、竹菊、花卉、鹌鹑,布局得体,彩绘浓淡相宜,笔法精细,颇具雅趣。





 

素朴浑厚、本色纯正的素三...  温柔如水、丽秀如竹的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