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的劫难
东海,陆架面积42.8万平方公里,海产品捕捞量几乎占全国的一半以上,曾是我国富饶的"鱼仓",中国渔业的骄傲。
但,就是这块神圣的海域,都遭到了生于斯、长于斯、富于斯子民们带给它的空前劫难。
布下天罗地网,一网打尽
多年来在“增船就是增产”、“以产量论英雄”的错误思想指导下,渔民将资金和致富的希望纷纷投向造船添网。 60年代,闽、江、浙、沪的各类机动渔船不足35000艘,20年后的80年代,己迅速突破70000多艘。每年以2000多艘的速度递增。且东海区三省一市沿海农民也建造了至少12000多艘渔船,弃农从渔,加入捕捞大军。于是乎,东海渔场渔船云集,水泄不通。犹如布下天罗地网,使东海鱼虾在劫难逃。
围捕不分老幼,斩尽杀绝
“水是流的,鱼是游的, 自己不捕别人捕,不捕白不捕。”在此思想驱使下,渔民们开始了心安理得的酷渔滥捕。60年代,对进港产卵的大、小黄鱼进行了好一阵围捕,使其资源急剧衰退。到70年代,又组织千军万马到越冬场进行"冬斗",抄了大、小黄鱼的老窝,使得资源一蹶不振。致使东海四大鱼类中的大、小黄鱼、墨鱼资源先后枯竭。带鱼稍为侥幸,但也面临灭绝的威胁,因为围捕"带鱼妈妈"和滥捕幼带鱼的战火一直未停,持续至今。
重炮狂轰滥炸,在劫难逃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探测鱼群仪器的研制成功,帮了渔民的忙,却给东海鱼虾平添劫难。阳春三月,正是鱼类生长繁育的黄金季节,但本该平静的东海海面却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这是一些渔民利用现代化捕鱼设备一电子鱼群探测仪,正在寻找死里逃生、幸存无几的怀卵大黄鱼,一旦发现目标,就用大包炸药和雷管重炮猛炸,据不完全统计,90年春夏渔汛期,仅东海沿海就发生上百起炸鱼案,使大量海洋水生动植物遭到毁灭。
操棒敲鼓作业,斩草除根
金钱利益的驱使,有人简直是丧心病狂,想尽千方百计,不惜利用一切残暴手段,置东海生灵于死地。因为大黄鱼头部长有两块“耳石”,听到大的声音就会自我爆炸身亡。于是,浙江沿海发明了一种非常绝的“短平快”捕鱼法,即敲鼓作业。147组作业渔船头部挂着大鼓,渔民们猛力敲打。随着惊天动地的轰隆声,大黄鱼不管老少同归于尽。渔民们的船只能载多少就取多少,装不完的就只拣大的挑走,留下小的喂大鱼,或者“肥”海水。
掠夺性捕捞,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致使东海渔业资源,无论是在总体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明显下降。而四大传统经济鱼类资源的枯竭,更是无法弥补的损失。
1.资源量减少。根据东海的面积、水深、有机碳平均年产量,有机碳与浮游植物鲜重比、生物量、生态效率等数据计算,东海海洋渔业资源量为577万吨至660万吨之间,可捕量为资源量的五分之二到三分之一,即192~260万吨,超过了资源可捕量,导致资源密度逐年下降,目前东海资源密度只有50年代的43%。从大黄鱼产量可见一斑,1974年为10.8万吨,1977年为0.6万吨,1990年急剧减少为0.2万吨。
2.质量下降。“鱼种替代、顺其自然、物质不灭”的侥幸心理,使得人们一时看不到鱼种替代的潜在威胁。从产量上也许一时看不到减少,甚至还会有所增加,但东海渔业资源己发生了很大变化,四大鱼种资源几近枯竭,替代品种多是低质鱼类和小型虾蟹。目前总产量中幼杂鱼占极大比重,真正能供应人民食用的还不到30%,可见这种替代不是向优化发展,而是向劣质替代。
保护东海渔业资源,刻不容缓。有人建议:
1.要认真分析东海资源状况及总结教训,提出合理开发利用措施,使东海渔业资源逐步恢复。
2.加强宏观调控,制止盲目发展渔船,合理安排渔场,实行限额捕捞,使捕捞能力与再生能力相符。
3.科技兴渔,使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科学地、有计划地进行资源增殖、移殖;研究防病措施:对水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经济效益。
4.健全渔业法规,严格渔政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