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连海坚持说:鸟类不起源于恐龙
|
侯连海 |
就在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呼声压倒一切的时候,我国著名古鸟类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侯连海研究员却始终坚持着鸟类起源于初龙类的观点。
不久前,本博物馆的馆主龙子曾经专门拜访了侯连海先生,想让他仔细地谈一谈为什么他坚持说:鸟类不起源于恐龙。
侯连海先生拿出了一本于1999年6月17日出版的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科学期刊之一、英国的《自然》杂志,翻出他在上面发表的体为“原始孔子鸟的一新种及其双弓式头骨”的科研论文,就此向龙子介绍了他的新发现和关于鸟类起源于初龙类的证据。
|
杜氏孔子鸟 |
侯连海先生的这篇文章描述了一个新发现的孔子鸟类群,这种新的孔子鸟被命名为杜氏孔子鸟,是目前所得到的保存最完美的中生代鸟类化石。杜氏孔子鸟的发现使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关于始祖鸟头骨构造问题得到了解决,即作为世界上迄今所知的最原始的鸟类,始祖鸟和孔子鸟的头骨上都应该有眶后骨和鳞骨这两块从爬行动物祖先那里遗留下来的原始构造,这样的构造与后期的鸟类、尤其是现代的鸟类有极大的差异。此外,杜氏孔子鸟的双弓型头骨证明鸟类起源于爬行动物大家族中最早出现双弓型头骨的类型--初龙类,而不是恐龙类。恐龙与鸟类一样都起源于原始的初龙类爬行动物。当然,从初龙类里还分化出了鳄鱼和蜥蜴等类群。
|
徐星 |
侯连海先生就最近在国内外热烈讨论的有关鸟类的起源问题进行了评论。他认为,从舆论报道来看,似乎鸟类起源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但是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100多年前开始的关于鸟类起源的争论至今并没有停止。近年来中国辽西的一系列重大发现为鸟类起源的争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信息,特别是几种“带毛恐龙”的发现,使人更加容易相信,鸟类起源于恐龙。就在杜氏孔子鸟发现前不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青年恐龙专家徐星副研究员发表了他研究的属于镰刀龙类的“意外北票龙”的结果,再次为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提供了证据;徐星还同时引证了发现于云南省的一块懒龙的下颌骨化石,说明鸟类从恐龙类群中分化出来的时代早于迄今所知的最早鸟类化石的时代。但是,只要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情况并不是那么简单。
注意一下就会发现,近期内被一些科学家认为与鸟类有关的“带毛恐龙”至少有4种:中华龙鸟、原始祖鸟、懒龙、意外北票龙。前一段时间,中华龙鸟是鸟类始祖的断言被炒得不亦乐乎。最近,徐星等科学家又认为镰刀龙类是鸟类的根源。实际上,上面提到的这4种恐龙实际上是分别属于4个科的不同类型的恐龙,它们的基本骨骼构造与鸟类均相差甚远,只是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长有绒羽状的皮肤衍生物,如此怎么就能断言鸟类起源于恐龙呢?至于那些绒羽状皮肤衍生物的性质也还没有被完全确定下来,因为它们并不像尾羽鸟的羽毛那样有羽轴的构造,而且在前肢和尾巴上更为发育。鸟类的羽毛也是一种皮肤衍生物,但是其生物化学组成与爬行动物的皮肤衍生物完全不同,其蛋白质成分是一种特殊的角蛋白。
另一方面,从已经发现的孔子鸟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员来看,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也有问题。在这个群落里,除了孔子鸟之外还有辽宁鸟、始反鸟和娇小辽西鸟。辽宁鸟被公认是现生鸟类的祖先类型,娇小辽西鸟个体只有10厘米大小,体形比其它古鸟类小得多。很难想象如此形态各异的原始鸟类都同时起源于恐龙。
侯连海研究员的观点得到了国际学术界一些科学家的赞同。美国著名鸟类学家费杜希亚教授撰写文章,认为鸟类的一些特征与发现于意大利的三叠纪晚期的一种名为麦噶兰考龙的初龙类接近,因此认为鸟类起源于初龙类;英国古生物学家沃克尔教授在给侯连海研究员写的信中列举出孔子鸟的许多特征与发现于南非的三叠纪晚期的一种叫做丝芬诺苏龙的初龙类非常接近,因此她也认为鸟类起源于初龙类。
[上一页][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