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灭绝与小行星碰撞地球说
大约在2亿多年以前,地球是爬行动物的一统天下,其中恐龙家族又是这一统天下的赫赫霸主。种类繁多、身躯庞大的恐龙占据了当时的海洋、陆地和天空,那时,整个地球几乎成了“龙”的世界。可是,在距今约6500万年前,这些在当时不可一世的巨兽突然在短时期内全部消亡了,与恐龙共同存在的生物中有70%也同时灭绝。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全球性的灾难?
今天的科学家们依据各种发现,对恐龙的灭绝提出了多种假设,如气候大变动说,火山爆发说,哺乳类动物竞争说,超新星爆发说,小行星碰撞说等。其中小行星碰撞说认为:大约在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为千米左右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猛烈的碰撞卷起了大量的尘埃,使地球大气中充满了灰尘并聚集成尘埃云,厚厚的尘埃云笼罩了整个地球上空,挡住了阳光,使地球成为“暗无天日”的世界,这种情况持续了几十年。缺少了阳光,植物赖以生存的光合作用被破坏了,大批的植物相继枯萎而死,身躯庞大的食草恐龙每天要消耗几百几干千克植物,它们根本无法适应这种突发事件引起的生活环境的变异,只有在饥饿的折磨下绝望地倒下;以食草恐龙为食源的食肉恐龙也相继死去。1991年美国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方法,测得墨西哥湾尤卡坦半岛的大陨石坑(直径约180千米)的年龄约为6505.18万年。从发现的地表陨石坑来看,每百万年有可能发生三次直径为500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事件。更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就更小了。
小行星中真正可能对地球造成威胁的称为潜在危险小行星。它们的轨道与地球轨道的最近距离小于0.05天文单位(约750万千米),
直径大于100米。据估计,潜在危险小行星约有近2000颗。
1997年1月20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使用北京天文台60/90厘米施密特望远镜在兴隆发现了一颗潜在危险小行星,这是我国发现的第一颗近地小行星。其轨道与地球轨道的最近距离是0.0001天文单位(约15000千米),是当时的96颗潜在危险小行星中第三颗这么近的。尽管如此,它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至少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不会对地球构成真正的威胁。发现后引起国际小行星观测者的极大关注,不仅成为当年被观测次数最多的小行星,也是有史以来被观测最多的暂定编号(1997-BR)小行星之一。
捷克天文学家对它的测光观测得到其自转周期33小时。美国Goldstone天线对其进行了雷达观测。
如果小行星碰撞说是可能成立的假说,那么今后会不会再发生小行星与地球相碰撞的类似事件呢?人类创造的文明世界会不会被小行星撞击而毁于一旦呢?人类怎样才能对此防患于未然呢?这些都是科学家们非常感兴趣因而在积极探讨的问题。
* 失踪的“大行星”
* 小行星的由来 *
* 恐龙灭绝与小行星碰撞地球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