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馆> 风情篇> 回族

多元一体的回回民族

  回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860余万,是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也是除汉族外,分布最广泛的民族。全国绝大多数的县、市都有分布,但主要还是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及甘肃、青海、新疆、河南、河北、山东、云南等省区。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回族发端于唐宋之际,发展形成于元明时期。唐宋时期的“蕃客”、元代的“回回人”等是其族源的主要部分。伊斯兰教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纽带作用。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对其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都有重要的影响。

  汉语为回族的共同语言。在日常交往及宗教活动中,也保留有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在边疆民族地区,回族人民还经常使用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

  回族主要从事农业,有的兼营畜牧业、手工业。回族还擅长经营商业贸易和饮食业。

  元明以来,回族人民在文化、科学技术方面成就显著,对祖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扎马鲁丁、萨都剌、高克恭、丁鹤年、郑和、李贽、海瑞等都是杰出的人物。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她是一个普通而又特殊的成员。因为同其他民族一样,她也是中国大地上哺育成长的固有民族,在此之前,世界上没有这样一个民族共同体。但又与其他民族不同,她既不是由中国古代的某个或几个氏族、部落发展而形成的,也不是外来“回回人”的综合体。而是由来自域外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人,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吸收和融合了国内外多种民族成份,逐渐聚合而成的。在种族、民族成份的构成上是中外土著和非土著的多元结合。

  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回族发端于唐宋之际,发展形成于元明时期。唐宋时期的“蕃客”、元代的“回回人”,以及明代入附中原的中亚地区各族人民等东来的穆斯林是其族源的主要部分。其族称亦由元代的“回回”沿袭而来。除此而外,在回族形成的过程中,还吸收和融合了汉、维吾尔、蒙古、藏等多种民族成份。

  另外,回族中还吸收有宋代迁居中国的犹太人和15世纪初迁居山东德州的菲律宾人的成份。元代,犹太人被称为“术忽回回”。由于他们信仰犹太教,不食猪肉、行割礼和每日礼拜等宗教习俗与回族有相似之处,加上参加宗教活动时所缠头巾为青蓝色,因而明清时期也被称为“蓝帽回回”或“青回回”。这样,由于自我认同或与回族通婚等原因,不少人便作为新鲜血液,逐渐融入回族的族体之中。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