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著作的印刷
五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大规模分裂割据时期之一。从公元907年到公元960年北宋统一,短短五十年间,中原地区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前后五个王朝,中原以外,有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独立王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但是,五代在中国图书印刷史上占有着重要地位。五代的印刷事业比唐代大有发展,印刷地区更加广泛,印刷规模进一步扩大,数量也大幅度增加。刻印者从民间、寺院进入到上层知识分子和政府官方机构,开始出现了政府刻书和私家刻书。印刷术这项来自于民间的发明创造,在政府的应用中得到扶持,为其本身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利条件,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当印刷术已经在民间流行的时候,维护封建思想制度的儒家经典著作的印刷书籍还没有出现。在社会上对标准的、没有错误的读本的迫切需要和民间逐渐发展起来的印刷事业的促进下,在后唐明宗长兴三年,由唐宰相冯道倡议,开始了由政府组织用雕版印刷儒家经典著作的工作。
据《五代会要》记载,后唐长兴三年二月,政府批准中书门下关于依《石经》文字,刻《九经》印版的奏请。“敕令国子监集博士儒徒,将西京石经本,各以所业本经句度抄写注出,仔细看读,然后雇召能雕字匠人,各部随帙刻印,广颁天下,如诸色人等要写经书,并须依所印敕本,不得更使杂本交错”。中书门下是指宰相冯道、李愚等人,奏请即指冯道、李愚的奏请。说明这次对儒家经典的刻印,是由政府组织的,并经过严格的校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范本,以便更广泛的传播。刻印九经的目的,正与历代刻石的目的一样,是为了校正经典文字,使读书人有标准的读本。当时社会动乱,战火纷飞,国家已无力雕刻石经,其所以引起雕版印刷的动机,主要是受了民间印刷书籍流行的影响。
当时计划刻印九种经书,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依唐《开成石经》作为底本进行校刻。
这是儒家经典的第一次开雕,也是统治阶级对印刷术的第一次利用,国家十分重视。虽然已委派国子监师生负责进行校定,为了防止出现差错,长兴三年四月皇帝再次下诏,再次指派五名专家详加校勘,保证做到经文的准确无误,而且规定在国子监师生中选派擅长书法之人,以端正的楷书写版。说明雕印儒经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
五代十国时期刻印的《九经》 |
雕印儒经工作,从长兴三年(932年)开始,到后周广顺三年(953年)才全部完成,历经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个朝代,用了二十一年的时间。共印经书十二部。除《九经》之外,还包括《论语》、《孝经》、《尔雅》,同时还刻印了《五经文字》、《九经字样》两部字书。至此,这一历史上最早的、由政府组织的大规模印刷工程,胜利完成了,并对后来的印刷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九经》刻版告成之后不久,国子监又于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将唐陆德明撰《经典释文》校勘刻印了。这是一步解释九经音义的工具书,使九经更为配套。
儒家经典的开雕,的确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
首先,它开创了经书采用印刷之先河。此时,印刷术在中国虽然推广应用数百年之久,然而印刷品“色类绝多”却“终不见经典”。以往靠朝廷刻碑立石的方式提供标准教材,费工费时,人们辗转传抄容易发生疏漏舛误。如今有了印刷的版本,既可以达到统一定本的目的,更便于快速地大量提供复本,供社会需用,对于古代学术的繁荣发展,文化教育的普及和图书文献的保存与流传,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印刷术应用的范围从只印些民间日用杂品上升为当时被奉为经典的儒家书籍,印刷术得到政府的重视,更有利于本身的发展和提高。从过去隐现于民间、寺院之中,开始公露于世,印刷技术所具备的快速、便利、成本低廉的优越性逐渐得到充分体现,在大规模的应用过程中,推动着技术不断改革创新,在雕版技术发展成熟的同时,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印刷术由民间进入官府,从此产生了政府刻书事业,而且国子监刻书是政府刻书的主体。所刻书版收藏在国子监,所以也称“监本”,这一制度,影响后世各历史朝代,宋代监本就是以五代留下的监版为底本刻印的。宋人称之为“古监本”或“古京本”。国子监刻书非常重视底本的选择,谨慎的校勘和优秀书手的手写上板,为后代刻书事业做出了榜样,形成了中国古代印刷书籍的优良传统。
第四,国子监是封建时代的最高学府。由学校担任教材的编注、校勘、印刷、出版发行。直到现代,中国高等院校都有着自己的编辑出版机构,为本校师生的教学、科研服务,同时也为社会上提供着优秀书籍。是全国编辑出版发行工作系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五,标志着中国书籍流通和文字传播方式,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将由印刷方式代替手写方式。以往,社会上虽然有印刷活动,但其使用仅限于部分地区,而且在民间流传。社会上通行的基本是靠抄写制书。五代时,由于统治阶级的提倡,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之后虽然仍有手写本书籍流传,但是印刷事业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图书形式的主流开始由写本时期进入印本时期。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