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的条件
尽管北极资源量十分巨大,但北极的原材料价格也是十分昂贵的。
开发者们只能以极大的代价才能克服北极恶劣的气候和严酷的自然条件带来的困难。他们必须在永久冻结的土地上竖起并架,在海上的沙砾岛上施工,并且必须把他们的工期限制在一年中特定的日期。在波弗特海上钻探一日油井要花掉1亿美元,其代价是墨西哥湾相似井的50倍以上。北极目前也缺乏发达的设施,如公路、港口、机场、通讯系统、唾手可得的劳动力大军,以及各种文化设施。在北极运作的公司常常被迫负担极高的劳动力工资并花巨资建立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如索亥俄和阿克公司在普鲁度湾的设施)。不仅如此,因为北极资源没有当地的市场,所以在北极恶劣的条件下长距离运输这些资源也耗资巨大。例如,北极的石油和天然气管道就是历史上空前复杂的和代价昂贵的民用工程项目。在可预见的未来,随着环境保护主义者和土著居民不断对这些工程提出环境方面和其他方面的更高要求,问题就变得更加复杂化。
尽管如此,由于北极资源的巨大诱惑和南部市场的稳定需求,一个复杂的由北到南的运输体系己初见规模。横贯阿拉斯加的管道体系建于1974年,耗资近百亿美元,每天将200万桶原油从普鲁度湾运到1300公里外的不冻港--坐落在威廉王子湾的瓦尔迪兹港。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天然气管道耗资180亿美元,是目前建成的唯一能把西伯利亚油气输往西欧的管道体系
俄罗斯目前利用北海航线搞商业运输。该航线从摩尔曼斯克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沿俄罗斯的北极海岸绵延9800公里,每年可航行150天以上,即使这段时间,也必须借助于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核动力破冰船。
除使用公路外,俄罗斯已经尝试在北部地区冻土上铺设铁路。有些预言家甚至预测开发一条粗放的冰路网络,以便在北极盆地内运送货物。北极的空中航线亦在悄悄增长,为喜欢野外风光的观光客提供了游览北极的方便。最后,用高压输电线把北极巨大的水电送往南部消费者的设想恐怕将变成北极一个主要的产业。这种越来越密的输变电网与其配套的设施在北极工业开发方面起了关键的作用。
北极原材料的开发周期很长,从最初的勘探到首次向南方消费者运送原料的时间平均为10年。而且,这一时期的资金投入多,风险大。如索亥俄公司以2.27亿美元的高价从联邦政府买下了在波弗特海的开采合同,但却耗资1.1亿美元打了一口干井。
北极资源的吸引力对世界市场价格的浮动极其敏感。如有些地区的所有开采活动近年来相继停止,并不是因为矿藏本身被耗尽,而是因为目前的市场价仅能使有关的公司获得微利。即使是詹姆斯湾水电的消费者们,也愿意得到更廉价的能源如核能、热能等。因此当世界市场的其他能源降价时,住在纽约和新英格兰的居民们对水电的依赖就少多了。
因此,从纯经济的观点来看,尽管北极资源储量巨大,但其原材料的经济效益却是微薄的。有些资源,像阿拉斯加北部的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很难大规模开发。相反,运输和交通条件都较好的小油气田,因为它们被开发的经济效益可观,有可能最先开发。如靠近波弗特海岸的几个小油田颇具吸引力,就是因为这里的油可以通过横贯阿拉斯加的输油管。因此,运输条件对几乎所有的北极资源开发活动都是最主要的限制因素。
然而,经济收益并不是北极资源开发的全部。从另一方面讲,政府干预也是极为重要的。政府有权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决定鼓励或限制北极的资源开发,而这种需要也不仅仅是经济的需要,有时是出于战略的,有时又是出于环境的。
[上一页][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