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的姊妹

——香蕉(Musa nana Lour)和芭蕉(Musa sapientum Linn)(二)

香蕉幼果

  在所有的蕉类水果中,香蕉产量最多,在世界上分布也最广。香蕉是大型草本植物,不结种子,由地下茎长出的吸牙来繁殖,第二年就可收获。全年都能开花结果,四季飘香,有“快速水果”之称。

  东南亚也是香蕉之乡,生长着一些罕见的香蕉品种。香蕉的果梗一般向下垂,可是东南亚却有一种香蕉,它的果梗直指天空,因此人们叫它“擎天蕉”。这种香蕉很特别,果末熟,外皮已是黄色,而一般香蕉是先绿而后才黄。

  印度尼西亚爪哇勿加泗地区生长的一种香蕉,就更加奇特了,它叫色芜蕉,又叫千条蕉,花蕾结果时才下垂。有趣的是,这种香蕉的果梗会越长越长,一直垂到地面,一般长达二米左右。果梗上居然结满了密密麻麻的蕉果,多达八百只,千条蕉的名称就是这样来的。成熟了的千条蕉清甜可口,当地居民都很爱吃。

  在印度的宗教和社会庆典中,香蕉树和香蕉果常被人们视为吉祥之物。欧洲神话也对香蕉推崇备至,奉为“神圣之果”。古印度和古波斯民间认为,金色的香蕉果实乃是“上苍赐予人类的保健佳果”。

  香蕉具有多种保健作用。香蕉果肉外面包裹着一层厚实的果皮,它可防止果肉遭受病原微生物等到污染,确保剥食时果肉的清洁卫生。同时,香蕉果实内无籽,食用方便,食味香甜,营养丰富。食用香蕉可为人体快速提供能量,恢复疲劳。香蕉与奶类结合,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是理想的平衡食物,可为人体提供必需的营养。

  香蕉果肉质地柔软光滑,容易消化,性温平而无刺激性,并含有一种尚未鉴定的抗溃疡化合物(有人认为是维生素U),可中和胃液的过度酸性。食用成熟的香蕉可十分有效地治疗胃肠溃疡,缓解急性症状和促进愈合。有人认为,香蕉是慢性胃肠溃疡病人唯一可以安全食用的果品。

  食用香蕉可促进消化。香蕉果肉中的果胶可以吸收水份,还可调整肠道的生态条件,改变肠道细菌种群的消长动态,抑制有害的腐败型细菌,增强有益的嗜酸细菌,促进结肠功能正常化,这一切对于便秘和腹泻的防治均有裨益。根据民间经验,将成熟的香蕉果肉捣烂后,加罗望子和少量食盐,可极其有效治疗急性和慢性痢疾。

  多吃香蕉有助于防治关节炎和痛风。香蕉富含铁质,有利于血液生成血红蛋白,盐类含量低,而碳水化合物含量高,故食用香蕉有助于肾炎和尿毒等病人康复。根据巴西的民间经验,饮用香蕉汁或食用煮熟的香蕉可治疗结核病。

  将成熟的香蕉果肉捣细成糊状,涂于伤口表面,外加布制绷带固定,对烧伤或创伤的缓解,可立竿见影。

  此外,香蕉花可增加孕酮的分泌,减少经期出血量,缓解月经出血过多。香蕉树幼嫩叶片性冷,还可治疗皮肤炎症和疱疹。

粉芭蕉

  芭蕉又名芭苴、天苴、绿天、扇仙等。我国古书中曾记载:“芭蕉者,草类也。叶青色最长大,首尾稍尖。菊不落花,蕉不落叶。一叶生,一叶蕉,故谓之芭蕉”。这可能就是芭蕉本名的来源。《清异录》里还记载了一些与芭蕉有关的趣闻和神话故事:唐代有个叫怀素的人,好书法,但家境贫寒,买不起纸,于是种了好多芭蕉,以芭蕉叶代替纸,刻苦练习,终成为一代书圣。南汉时有个叫赵纯节的人,酷爱芭蕉,把房舍附近都种上了芭蕉,人们称其为“蕉迷”。另外还有一个叫冯汉章的人,夏天傍晚在书斋窗前看见一个穿绿衣的女子。此女自称蕉氏,十分美丽,冯近前去拉那女子的衣裳,那女子匆忙逃走,只扯下衣角一块。冯将这块衣角放在卧席下面,次日再看,却是一片芭蕉叶,原来冯汉章的庭院中植有芭蕉一株,那绿衣女子就是芭蕉变的,从以上种种可见,芭蕉在我国民间自古便深受人们喜爱。

  在西双版纳,芭蕉除了可供食用和药用之外,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芭蕉树心、芭蕉嫩叶、芭蕉花三者都是西双版纳当地居民经常食用的蔬菜,而且有着多种不同的吃法。最常见的是炒芭蕉花,做法是将芭蕉花洗净切碎,然后用食盐搓揉漂洗,待除去涩味后配以佐料下锅爆炒,至熟即可。另一种常见的吃法是同样将芭蕉花洗净切碎,搓揉漂洗除去涩味后,再配以佐料与猪肉罐头合煮成汤,味道十分鲜美。傣族食用芭蕉花的方法十分奇特,他们将芭蕉花放在火中烧熟,然后取出直接蘸一种特制的青菜酱(傣语叫喃泌)吃。另外,他们还喜欢将芭蕉嫩叶腌着吃,做法是将芭蕉嫩叶洗净后切成长约15公分的小段,与食盐拌合,然后放入罐中腌渍,4至7天后取出食用。爱尼族则又有两种不同的食用方法,一种是暴腌芭蕉树心(爱尼语叫阿罗哦切),做法比较简单,即把芭蕉树心切细与食盐、稀饭拌合,然后放入罐中腌渍,2至3天后取出食用。这一道菜是爱尼族婚礼酒席上的常见菜,而且必须用芭蕉叶当作碗来盛装。另一种是蕉花肉,做法是将将芭蕉花洗净切碎,用盐水浸渍片刻,再漂洗一遍,待用。烹调时,先将切成薄片的狗肉放入锅内爆炒至八分成熟,然后将芭蕉花加入狗肉内,一同炒熟即可食用。这一道菜多用于爱尼族盖新房时的酒席。芭蕉叶长椭圆形,长1.5—3米,宽40—50厘米,表面洁净光滑,防水,经自然风干或烫水浸渍后,韧性增强,折叠不易撕裂。根据这些特性,傣族对芭蕉叶有多种巧妙的利用方法,最常见的是用来包裹食物,如糯米饭、糯米耙耙、烤鱼等。每年4月中旬的传统节日泼水节或其它喜庆节日期间,每家都要做许多“毫罗嗦” (一种带甜味的糯米耙耙)款待宾客。芭蕉叶又是“毫罗嗦”的最佳外包装材料。因为芭蕉叶使“毫罗嗦”不沾粘叶面,易于取食,且具有飘逸的叶香气味。此外,西双版纳当地各族居民都饲养生猪,他们常用切碎的芭蕉树杆经蒸煮后作猪饲料。另外,西双版纳民歌中还有“哥是芭蕉叶,妹是芭蕉心”这样的歌词。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