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馆> 铁路高科技


 

铁路提速准备

  1995年6月28日,铁道部决定在既有干线上进行提速试验,为未来大面积提速进行技术准备。从1995年到1997年,先后在沪宁线、京秦线、沈山线和郑武线上进行了4次大规模提速试验,取得了大量科学数据,考验了技术装备的可靠性,完善、充实了安全监测系统,提出了一整套保证提速安全的评估参数。

    1996年4月1日,在沪宁线上首次开出了最高时速140公里的“先行号”快速列车,从上海到南京的303公里路程,运行时间由原来4小时缩短为2小时48分;1996年7月1日在京秦线上开行了最高时速140公里的“北戴河号”快速列车,北京到北戴河的277公里路程,运行时间由原来3小时38分缩短为2小时30分。1996年10月8日在北京至大连间开行了首列长距离快速旅客列车,全程1138公里,运行时间由原来16小时15分缩短为11小时58分。

韶山8型电力机车在试验中    1996年,铁道部决定在铁道科学研究院东郊环行试验基地进行时速200公里列车运行试验。1997年1月5日,试验列车由改进后的韶山8型电力机车牵引,第一次突破了时速200公里大关,达到212.6公里。1998年6月在郑(州)武(昌)线再次进行高速运行综合试验,试验列车最高时速达到240公里。

    铁路提速技术装备开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机车、车辆、通信、信号、轨道结构、路基、供电设施、安全装备等多个子系统。为此,铁道部研究确定了各项技术装备的开发目标,制定了长期的开发计划,组织有关科研院所、工厂、高校、运输企业等几十家单位,并与路外科研单位广泛协作,对铁路提速技术装备进行了持续多年的大规模开发。

    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铁路先后成功研制出时速160公里的东风11型内燃机车和韶山8型、韶山9型大功率电力机车;25型快速客车系列;时速180公里的“新曙光号”、“神州号”内燃动车组,时速200公里的“大白鲨号”、“先锋号”电动车组;开发了具有速度分级控制功能的信号系统和适应不同速度重量的道岔系统和轨道结构,建立了线路养护维修体系,使铁路装备水平一步一个台阶地不断提高。


提速,中国铁路高速化的起点  铁路4次大面积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