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与名、字、别号
“姓氏笔画”是我们常听、常见、常用的一个词组。这里的“姓氏”,实际上是专指姓,即表示每个家族名称的字。但秦汉以前,姓和氏是有区别的,代表着不同的内容和含义。“姓”起源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最初多与自己母系氏族的名称或其他特征有关,主要起着“明血缘”、“别婚姻”的作用,同姓不可通婚。“氏”则为姓衍生的分支。到了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姓、氏成为父系氏族或部落的标记。进入阶级社会后,“氏以别贵贱”,氏成为贵族男子的专称。春秋战国以后,姓氏逐渐混同。秦汉以后,姓、氏合一,通称为姓,一直延续至今。
那么,汉族的姓氏究竟有多少呢?我们大家熟知的《百家姓》(清代版本)共收504姓,其中单音姓氏444个,复音姓氏60个。但实际上汉姓的数量远不止这些。早在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姓氏篇》中就记录了古代姓氏500个左右。宋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说:“论得姓受氏者,有三十二类”,约1745个。清人张澍经过综合研究,认为有5129姓。现代汉姓的数量还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据粗略估计,仍有3000多个在流传使用。
同姓氏一样,我们现在所说的、用以指称人名的“名字”二字,古代也是两件事,“名”是名,“字”是字。古代的人既有“名”,又有“字”,有的人名、字之外,还有别号。
所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是人和人之间相互区分的符号。古人一般都起两个名,一个是儿时用的小名,也叫乳名,如曹操小名阿瞒,刘备的儿子、后主刘禅小名阿斗。另一个是长大后用的大名,也称学名、官名等。不过,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一般女子都只有一个小名。先秦的人名单名多,双名少,秦汉以后明显地向双音转化,取名的方法也更加多姿多彩。
“字”则是从“名”的含义派生出的另一个符号,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故又称“表字”。古人“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也就是说,“字”是男女成年后才加取的,表示他们从此开始受到人们的尊重。如诸葛亮,字孔明;岳飞,字鹏举;赵云,字子龙等。取字原属贵族阶层的特权,后来扩展到知识阶层,到了明清时代,才普遍推广开来。
“号”是人的别称,是名和字之外的一个颇具艺术色彩的符号,所以又叫“别号”。封建社会中的士大夫,特别是文人往往都有自己的别号。如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王安石号半山,唐伯虎号六如居士等。名和字是他人所命,不能表现自己的意愿。而号就不同了,它是文人雅士自我表现的产物,可以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志趣爱好等充分表达出来。
总之,名、字、号都是人的名称,只是取用方法不同而已。古人重身份,讲礼仪,在名、字、号的用法上很有讲究。名一般用于谦称、卑称,即自称称名,或用于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字、号则用于他称,即称人用字用号,对平辈的尊称或下对上、少对长称呼时,必须称字、号,而不能直呼其名,只有对关系密切的平辈或下级、晚辈,才可称名。否则,就是失礼的行为,尤其是对君主或父母长辈,若直呼其名,就是“大不敬”,甚至“大逆”,会受到众人谴责,乃至严厉惩处。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