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与道教
儒家是先秦时期由孔子所创立,此后长期主宰中国封建上层建筑及其意识形态的思想流派。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宗教,即儒教,孔子是教主。
|
山东曲阜孔庙
大成殿孔子塑像 |
儒在古代是一般学者的通称。不仅“有道术者皆为儒”,而且那些设教传授知识的学者,即所谓“诸侯保氏有道术以教人者”,“乡里教人以道义者”,均属“儒”之行列。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进行公开教学的大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设教讲学,把古代为贵族所专有的礼仪和其他各种知识传播到民间,逐渐形成一个学派,后人称之为“儒家”。
儒家形成于春秋末期社会大变革时期,其基本思想特征是:重实践,重人事,重伦理,重教育,主张礼治,强调传统的伦常关系等。其学说虽然历经更迭,却一直以教育感化为中心,将知识、心理、伦理、政治结合起来的政治学说,以“仁爱”为核心,以“中庸”为准绳的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伦理哲学,即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成为绵延二千多年的儒家思想的一种特质。
儒家早期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等。到了汉武帝时代,经学大师董仲舒借助道家哲学,又以阴阳五行思想融入儒家,倡导“三纲五常”、“君权神授”等思想,成为影响极大的一代儒学宗师。
先秦儒学和两汉经学是儒家学说形成和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到了宋朝以后,又演变、发展出其第三个重要形态,即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是一种以儒、释、道三教合一为特征的新儒学。它吸取了佛道两家的某些思维方法,把人的自我完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道德规范和修养方法,构成了一整套具有严密思辨结构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清代乾嘉以后,儒家的地位与影响日趋衰落,“五四”运动以后,逐渐被新兴的革命思潮所取代。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汉族传统宗教信仰之一。它渊源于古代的巫术、秦汉时的神仙方术以及阴阳五行学说等。在发展过程中,还糅合了儒家和佛教的某些理论和教规、仪式,形成了十分庞杂的思想体系。
黄老道是早期道教的前身。所谓黄老道,是古代假托黄帝和老子思想的一种宗教,原是一种政治、哲学流派,起源于战国,盛行于西汉。东汉年间,宫廷中立黄老、浮屠祠,祭祀老子,使黄老道具备了宗教仪式,也成了五斗米道和太平道的前身。史学界和道教界一般认为道教初创于东汉中叶,即汉顺帝(125—144年在位)时期。当时张陵在鹤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倡导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老子五千文》)、《正一经》、《太平洞极经》为主要经典,并自称出于太上老君的口授,造作道书,于是道教逐渐形成。
|
北京东岳庙岱岳殿 |
此后,在道教的发展史上,先后产生了太平道、天师道等数十种宗派。唐宋时期,道教大盛。13世纪以后,道教正式分为正一、全真两大教派。信奉正一道的道士毋须出家(亦有少数出家者),在家修持,可以结婚,俗称“火居道士”或“俗家道士”。信奉全真道的道士则须出家,住宫、观、院修持,不婚配,不得食荤腥,其戒律类似佛教徒。道士身穿道袍,头戴古冠巾,足着云履。其宗教活动场所,即供神、诵经、修道的场所,按规模大小分别称为道宫、道观、道院或庙。如山西永乐宫、北京白云观、东岳庙等。对进行较大规模诵经、礼拜仪式的场所称道场,一般的则称法坛。
|
东岳庙的福牌 |
明代中叶以后,道教逐渐转衰。清代重佛抑道,但民间道教仍很活跃。1957年,中国道教协会在北京成立。如今,各地道教宫观均在开展正常宗教活动。
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义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或法则,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万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认为人通过修炼得道,就可以“形体得之永固”,成为长生不死的神仙而永存天地。“德”是道教教义核心的另一面,指具体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认为凡是符合“道”的准则,即为“有德”的思想,并加以衍化。主张人皆应修道德,使“道普德溢”,乃可国泰民安。道教中还有“玄”的概念,指精神性的宇宙本体,认为“玄”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超乎物质的精神体。道教还提倡“无为”与“清净”,这是该教对社会政治和人生处世的基本态度。认为治理天下要顺乎社会,与民休养生息。个人处世要摈弃妄自作为,追求清静寡欲。同时提供“抱朴”,即抱守本真,不为物欲所诱惑,不为世事所困扰。
道教是多神教,认为世间可分天人两界,神有天神、地祗、鬼与诸仙之分,各类神都有最高的统领者。其崇拜的最高尊神为由“道”人格化的“三清”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太清为老子。其修炼方法有服饵、导引、胎息、内丹、外丹、符箓、房中、辟谷等。宗教仪式有斋醮、祈祷、诵经、礼忏等。
|
哈尔滨文庙大成殿 |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道教积累了大量经籍书文,后多编入《道藏》之中,对中国封建时代的哲学、文学、艺术、医学、化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均曾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它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宗教文化体系,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教作为汉民族的传统宗教信仰,在中国思想史上一直是一股重要的思想潮流,这股思想潮流当然也流进了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在瑶、阿昌、白、毛南、仫佬、土家、壮、布依等民族中都有较为广泛的影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