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双版纳的傣族家里做客,您很容易尝到一种风味独特的番茄酱(傣语叫喃泌麻黑松),当地人则大多用青菜、竹笋或糯米饭蘸着吃,酸辣清香,十分可口。它的做法与众不同:先将番茄放在火炭上烧熟,取出撕去表皮,然后放在碗里,配以切碎的葱、姜、蒜、芫荽、辣椒等佐料和适量食盐,最后再用棒槌轻轻舂细,拌匀即可。
番茄,又叫西红柿、红茄、六月柿等。这些名称说明了番茄的基本特点:老家是西方(番是外国的意思),是茄科植物,形状如柿子,果实红色,成熟在六月。
16世纪前,番茄是默默无闻的植物。番茄的故乡在南美洲安第斯山区,是一种野生的草本植物,茎直立,多分枝,叶卵形互生,夏季开白色小花。尽管它长出许多红艳圆溜的果实,但由于它枝叶上长满了茸毛,还会分泌出一种汁液,散发出怪味,印第安人认为它是一种有毒植物,无人食用。
后来,秘鲁有个姑娘,患了贫血症,加上失恋的痛苦,她就想吃这种有毒植物来自尽,谁知她吞下果实以后,脸色泛红了,再吃,就更红润啦,她不但没有死,反而很快恢复了健康。这个故事一经传开,在秘鲁和墨西哥就开始栽种番茄了。
16世纪,葡萄牙人到美洲,发现了这种奇花异草,带回欧洲作为庭园的点缀。那时候,即使是观赏,人们还不大敢接近它,因为它同颠茄和曼陀罗这类含毒植物有着亲缘关系,所以人们也以为它是毒果。当时,希腊人叫它“狐狸的果子”,使它蒙受了长时期的不白之“冤”。
18世纪中叶,意大利有个勇士,冒着“生命的危险”,第一个吃了这种果实,当然是安然无恙。就这样,欧洲人才知道番茄是完全可以食用的,而且味道很美。1871年出版的《植物学辞典》里记载着:在意大利,人们是用番茄同大蒜、胡椒和牛肉一起食用的。
1820年,美国有个叫罗伯特.约翰逊的人,本是默默无闻,有一天,他在新泽洲萨勒姆地方政府办公楼的台阶上,面对公众做了吃番茄的表演,由此他同番茄一起名扬四海。番茄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后,终于由“毒果”变成了“佳蔬。人们都称它为“蔬菜中的宠儿”。
美国是推广番茄最早的国家,也是种植番茄面积最大的国家,番茄的年产量约占蔬菜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意大利人尝到了番茄的甜头,广泛栽培,为了要向国外推销,把番茄誉为“绿色世界的红宝石”。日本、荷兰、新西兰等国也跟着大规模地种植番茄了。番茄传到我国大约在1630年,广泛栽种还只是近几十年来的事。现在,番茄已经遍地开花,红色已染遍全球。
番茄能果能蔬,可熟食,也可生吃,它的味道和形态确实很美。番茄在冰箱或罐头里都能保存原有的色香味,使人们能得到最美好的食品。番茄果实肉厚汁多,酸甜适口,含有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和番茄素等,有助消化、清热解毒的功效,对胃病、肾脏病和高血压病患者也有疗效。
现在,全世界栽培的番茄品种已达4000种。美英等国采用无土栽培法,使亩产量高达50吨。日本培育的一枝番茄生长了25个月,共收获果实5000多个。美国葛瑞斯果园种的番茄,最大的一个重3.17公斤,象个小西瓜,真是“番茄之王”了。
近年来,为了使番茄适于机器收割,加工制造罐头或旅行食品,欧美各国趋向于培育新的小型番茄品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科学家培育的VF-13L品种,果实小,圆形,不易破裂,工厂加工性能好,容易剥皮,有粘性,产量高,果实能在几天里同时成熟。加上喷洒乙烯类制剂催熟,使果实成熟时间更趋一致。
我国改良番茄品种也有进展,华南农学院和广州罐头厂,将“红顶九”和“保加利亚十号”番茄进行杂交,育出一种“红棉”番茄新品种,用“红棉”加工罐头,它的鲜红度水平超过了世界最著名的意大利番茄罐头。
新西兰有种常年果实累累的番茄树,它高1米多,从每年4月开始,就接连不断结出大红果,如放在暖房内,它能全年结果。一株番茄树一年可收获约27公斤番茄,使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美味多汁的番茄。
英国建造了一个生产西红柿的“工厂”,面积很大,里面却看不到土壤,所有西红柿苗都栽在一种海绵状的物质里,里面充满着营养液。这个“工厂”用电子计算机控制西红柿吸收营养,同时还操纵室内的照明和通风设备,使西红柿长得又大又新鲜,有的西红柿藤能长到9米长,平均每棵结35个果实,一年四季都能收获。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西红柿“工厂”。
西红柿年年要育秧栽植,很费事。日本有一个试验农场,培植出一种西红柿树,它有3米高,树干有15厘米粗,枝叶茂盛,一棵树能结上千个果实。这种西红柿也是栽在有肥料的水池里,树苗长大后,就在四周用支架撑着。
目前,番茄已是全世界最流行的水果兼蔬菜作物之一。糖拌番茄、番茄炒鸡蛋和肉丝番茄汤是鲜美可口的大众化菜肴;番茄色拉、番茄沙司、番茄酱、番茄汁和罐头番茄,为人们制作各种带有番茄口味的菜肴,提供了便利,那种用番茄作馅并途抹橄榄油的意大利馅饼,已风靡全球.......。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