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稻与“雀屎谷”

傣族村寨

  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边缘或沼泽地,长着一丛丛或一片片的小禾草,人们习惯地把它们当成一般的小草。 而当它们在抽出的小穗上着生了一些稀疏谷粒时,人们才惊喜地发现,原来是野生稻。我国目前已发现三种野生稻,它们是疣粒野生稻(Oryza granulata)、药用野生稻(O. officinalis)和普通野生稻(O. rufipogon),在西双版纳均有它们的分布。野生稻是我们栽培稻(O. sativa)的近亲,它们在改造栽培稻,创造丰产、高质或抗病虫的品种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人们非常重视它们,已被列为我国重点保护的植物。

  西双版纳的稻谷是否由这些野生稻经驯化栽培而来?这很难给予一个正确的答案。但在傣族的《谷子的来历》传说中,生动地描述了其先民们发现“雀屎谷”及其栽种它们的过程。在远古时,傣族先民所在的地区“人比蚂蚁多,人比蜂子旺,遍山有人群,都是找吃的。动物变少了,果子吃光了,人捡雀屎吃,人捡鼠屎吃”。由于鼠雀屎中有未被完全消化的谷粒,人们吃了“有味道”、“饱肚子”和“有力气”,因而到处找鼠雀屎吃。后来人们发现在“雀屎、鼠屎处”“长满绿草苗,……苗棵结小果,……,味道更鲜美”。这可能是老鼠和鸟雀取食时所携带的谷粒长出来的。这样,他们便把种子带回去,“栽在芦苇地、种在河岸边”,逐步学会了种谷子,“人不愁吃了,人不跑山了”。这对于农耕开始的描述是多么朴实啊!据了解,这种“雀屎谷”在一些较偏僻的村社还一直保存到近代。

  在西双版纳地区,有水的地方均被开辟成水田种水稻,而在山地上则种旱稻,都具有上百个的地方品种,很有特色。而野生稻,有的生长在潮湿的地方,有的生长在山上。家栽与野生的稻种经过上千年的杂处,很难保证它们不发生杂交,因而现存的水、旱稻品种中,难免不具野生稻的一些遗传基因。这也许是它们品种多样的原因之一,也说明了这些品种资源的珍贵,不能因为在生产上采用了高产、优质的稻种而把它们丢弃。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现在已建成了一个植物种质保存库,当地的稻种尤其是旱稻的农家品种是他们收集与保存的重要对象,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