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家与水

欢乐的泼水节

Movie! Go!

  傣族既是一个森林民族,又是“跟着水走”、“顺水而行”、“依水而居”以及在历史上“善种水稻”的“水的民族”。以西双版纳而言,虽然气候上湿热多雨,也有著名的“湄公河——澜沧江”贯穿全境,以及有流沙河、罗梭江和南腊河等大支流,水资源可谓充沛。但是这些河流均低于坝区,“善种水稻”的傣族对它们只好望水兴叹,发展水稻生产,也只好依靠从山地热带雨林中流淌出来的成千上万条箐沟的水。因而,从农耕开始至今,傣家人形成了“没有森林就没有水”的朴素自然生态观。既“善种水稻”,又对“没有森林就没有水”有深刻认识的傣族,他们极少实践“刀耕火种”,因为他们认识到“砍山三年富,山秃几代穷”的道理。即使他们盖房子需要大量的木材,他们也有乡规民约,在规定的地方择伐,使森林能为村社持续利用;即使他们日常生活需要大量的烧柴,也不“靠山吃山”,而是家家户户在村寨附近栽种薪材树铁刀木。这样在山青水秀的傣乡,他们的水稻生产就发展了一种独特的“跑马水”灌溉制度,利用温度较低的箐沟水去降低酷夏稻田的高温;利用森林溶在箐沟水中的营养去供水稻的生长,使在过去种“卫生田”也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依水而居的水傣

  西双版纳过去的最大土司“召片领”,他们拥有这块土地的一切,“喃召领召”说的是山山水水都是他家的,并在其法典里规定:“种田必须有水渠”,设有各级的管理水资源的官员,称为“板闷”。如在50年代以前,景洪有12条大水渠(闷),每条水渠流经若干个村寨,每个村寨供水多少都由“板闷”确定定量。每年种水稻前,都要将水渠维修,各村社负责本村范围内的水渠维修,并由“板闷”用竹筏从上游往下游漂,竹筏在哪里被堵要由那里的村社返工,直到竹筏全线畅通无阻。分水时,“板闷”将竹筒分水器放在堵水坝上,田多、用水多的寨子的竹筒就粗。而村寨的沟水分配则在竹筒上开大小不同的洞,根据各户田的多少分配水。当然,种田的农民是要纳水租的,而分水器则由“板闷”管理,谁要破坏就要被罚款。而在分水时,有关村寨的头人以及上一级的头人也要当场监督。这是一套颇为原始又较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方法。

傣族村寨

  对于居住在大平坝以外的傣族来说,村寨寨址的选择与水密切相关。西双版纳地处热带、亚热带的红壤和黄红壤地区,土壤风化程度高,有机物矿质化快,土壤颗粒细小,有机物含量低,流失比较严重。因而,每年5—10月雨季的半年,河水混浊,不能饮用。傣族多选择由森林中的小箐沟汇入大河的入河处为寨址,在由小箐沟冲积而成的小盆地上耕种,既可用小沟的水灌溉水田,更为重要的是小沟流淌出来的水四季常清,即使雨季也同样清澈,可用于日常饮用和洗涤。他们有的用竹筒把水引进每家的阳台,很早就用上了“自来水”。有些还引水为动力,作成水臼用于舂米,这种古老的“碾米机”如今在西双版纳仍可见到。西双版纳常年高温,洗澡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古籍中记载“一日三十浴”虽有夸张,但足见其频繁了。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