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唇亡齿寒”
草地退化是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其后果表现在各个方面。最直接、最易为人们看到的是草地植被的变化。严重退化的草地,其植物群落的高度,盖度明显下降,据调查,羊草的高度从45厘米降到7厘米,其盖度即从30%降到10%,而大针茅由27厘米高降到3厘米高,盖度由5%降到0%。所以说,退化的草原最显著的后果是植被的矮化。此后,生产力也大大下降,生物量只有原生植被的40%左右。植被变化的另一个表现是植物群落组成的变化,在家畜的过度啃食条件下,不耐牧的植物显著减少,而耐牧的植物则被保存下来,其结果导致退化草地由低适口性的植物所组成,这也就是为什么退化草场的最终类型都可能是由耐旱耐牧的植物所组成的原因。在内蒙古典型草原,草原退化后,植物主要由冷蒿、星毛委陵菜构成。
在草原地区,我们看到凡是植物群落低矮的草原,土壤的物理、化学与生物等不良性状也充分表现出来。不过土壤的变化不像植被变化那么直观和易为人们察觉,同时不那么快,而是表现出滞后的效应。
在退化的草原,土壤物理、化学性状的变化,呈现三种状况:一是土壤表层硬度、容重、孔隙度和有效性养分等指标比较敏感很快表现出来;二是土壤有机质、腐殖质含量、全氮、CaCO3含量等不敏感不会很快表现出来;三是粘粒矿物类型、腐殖质组成、PH值等,相对稳定,很少表现出来。而为了评价草地退化的状况,我们一般常采用那些比较敏感的指标,如有机质等。根据研究,严重退化的草地,有机质含量降低,只有未退化草地的60%,含N量也只有未退化草地的60%左右,而粘粒含量也大大降低,造成表层的粗粒化。
退化的草原、土壤动物,微生物也有很大的变化。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