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 中国科学院网信办指导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办
天文台 | 野外台站 | 植物园 | 标本馆 | 博物馆 | 科普基地                            首页 > 特色资源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简介:
  西双版纳站的前身为云南热带森林生物地理群落定位研究站(1958年建站)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实验植物群落研究室(1959年建室)。1957年冬,中国科学院竺可桢副院长在莫斯科与前苏联科学院林业研究所所长B.H苏卡乔夫院士共同签订了国家级合作研究项目-“云南热带森林生物地理群落研究”协议书,于1958年在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县大勐龙建立了“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生物地理群落定位站”。1959年初,曲仲湘、吴征镒、蔡希陶等老一辈科学家提出了开展模拟热带雨林的多学科人工群落实验研究,旨在探讨和寻求我国热区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生态与经济,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取多种农、林副产品的合理途径,并提供科学依据。并于同年建立了“实验群落研究室”。虽然称为研究室,最初为了防避野兽及蛇等爬行动物侵扰,只好把房子盖在大树顶上,用竹梯爬上去,工作、学习、睡眠都在树顶上。后来,由于实验群落研究室人员的增加,树顶研究室已无法容纳这样多的人了,只好从树上搬下来,在荒草丛中砍开了一片地,以树丫做柱子,竹子作墙,茅草作屋顶,建立了群落研究室的第二代“新居”。当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视察了研究室后,感慨地说“这是中国科学院第一个草房研究室啊!”他鼓励大家,要在平凡而艰苦的条件下,做出不平凡的工作来。

特色资源
分类推荐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学与中国 科普中国 中国科普网 人民网 新华网 央视网